吉屋網(wǎng) >房產(chǎn)問答 >房產(chǎn)知識 >公積金 >詳情

公積金買房貸款額度如何計算?

131****4607 | 2025-02-28 13:57:44

已有3個回答

  • 166****0309

    我聽說公積金貸款額度和賬戶余額、繳存時間有關(guān),但具體怎么算不太清楚。好像是有個公式,要乘以一些系數(shù)。建議大家還是咨詢下當(dāng)?shù)毓e金中心,了解具體政策。

    查看全文↓ 2025-03-01 22:47:45
  • 130****7567

    公積金貸款額度主要看賬戶余額和繳存時間。我的經(jīng)驗(yàn)是,余額越多、繳存時間越長,貸款額度越高。但具體還得看當(dāng)?shù)卣撸煌鞘幸?guī)定有差異。

    查看全文↓ 2025-02-28 16:55:06
  • 150****2014

    公積金貸款額度計算依據(jù)個人公積金賬戶余額、繳存比例、繳存時間、月收入等因素。具體公式為:貸款額度 = 賬戶余額 × 繳存系數(shù) × 繳存時間系數(shù)。各地政策有所不同,需參考當(dāng)?shù)毓e金管理中心規(guī)定。

    查看全文↓ 2025-02-28 14:23:04

相關(guān)問題

  • 貸款額度就是貸款總額。按照當(dāng)前的政策,貸款總額為房價的70%。貸款期限就是貸款時間,貸款時間**長30年。貸款時間與貸款人的年齡、房子的房齡有關(guān)。 銀行在為借款人評估房貸還款年限時,首先以其年齡作為基礎(chǔ)。一般在符合貸款條件的前提下,年齡越小貸款年限越長,反之年齡越大,貸款年限則較短。通常情況下,“貸款人年齡+貸款年限不超過65年”,就是銀行行能夠?yàn)槠滢k理的貸款期限。貸款者在購買房產(chǎn)時,所購房產(chǎn)的“年齡”將決定其能夠貸款多少年限。根據(jù)銀行規(guī)定,房齡較新的房產(chǎn)比較容易做貸款。像建房期在10年以內(nèi)的2手房,其各方面條件較好,銀行愿意對這類房齡的住房貸款加快審批速度。而70、80年代的二手房由于房屋年齡較久,銀行可控的貸款風(fēng)險相對較大,因此銀行對這類房屋的貸款審批十分謹(jǐn)慎。貸款申請人的經(jīng)濟(jì)能力,每月的還款額不能超過收入的一半。不然就要延長貸款時間。實(shí)際中的貸款大多在20年左右。貸款利率由國家央行發(fā)布,當(dāng)前的利率是五年以上貸款5.9%,公積金貸款五年以上4%。銀行可根據(jù)借款人的情況下浮或上浮商業(yè)貸款利率。按揭和抵押實(shí)際上是一回事。房貸就是用房子做抵押的按揭貸款。

    全部4個回答>
  • 用公積金貸款,先查余額,再算月繳,最后看年限,額度就出來了。

    全部6個回答>
  • 二手房貸款銀行放貸時采用合同價和評估價取得的原則,取兩者之間的低值乘以貸款成數(shù),即為房產(chǎn)的**高貸款額度。1、二手房貸款額度不超過總房價的70%。2、一方繳存公積金的職工,**高可貸額度為30萬元;夫妻雙方均繳存公積金的職工,**高可貸額度為60萬元。配偶方為軍官的,配偶方則按照**高貸款額度確定其貸款額度。3、借款人夫妻雙方貸款額度分別按照可貸公式進(jìn)行計算:可貸公式為:貸款職工月計繳公積金額÷貸款職工公積金繳存比例×還貸能力系數(shù)(目前為0.45)×12×實(shí)際可貸年限(按公式計算采取千位進(jìn)位的方式,取整至萬元)4、借款人配偶方在省級機(jī)關(guān)分中心、鐵路分中心、華東石油管理部、監(jiān)獄管理部繳存公積金,則根據(jù)其配偶住房公積金繳存所屬的分中心或管理部出具的貸款證明,確定其貸款額度。配偶方為軍官的,在出具軍官證后,其貸款額度可視為規(guī)定的個人貸款**高限額。在同時滿足其他可貸額度條件的情況下,取**小值作為**終可貸額度。5、二手房公積金貸款的額度還與房齡有關(guān)系。房齡在10年以內(nèi)的,大部分地區(qū)規(guī)定的是**高貸款為七成;房齡在10-20年的,**高貸款額度為六成。購買房齡不超過20年的(房屋竣工年限以《房屋所有權(quán)證》為準(zhǔn))二手房、自(翻)建住房,貸款期限不超過20年,且與房齡之和**長不超過30年。

    全部3個回答>
  • 我聽說公積金貸款額度和賬戶余額、月繳存額、繳存年限有關(guān)。具體怎么算,還得問銀行或公積金中心。

    全部6個回答>
  • 我聽說公積金貸款額度和賬戶余額、繳存時間有關(guān),但具體怎么算不太清楚。好像還要看當(dāng)?shù)卣?。建議大家還是咨詢專業(yè)人士,或者去公積金中心了解一下。

    全部4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