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的分類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于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筑物采用磚墻承重時,墻下基礎常連續(xù)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輕型廠房。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制作。這種基礎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獨立基礎:當建筑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采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采用杯形基礎形式。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并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墻澆制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nèi)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于高層建筑。
地基處理形式有哪些???地基處理類型有哪些?。?/h1>
143****8253 | 2018-11-26 22:56:04
已有5個回答
-
155****5370
基礎的分類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57:04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于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筑物采用磚墻承重時,墻下基礎常連續(xù)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剛性基礎:是指抗壓強度較高,而抗彎和抗拉強度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礎。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磚、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層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墻承重的輕型廠房。
柔性基礎:用抗拉和抗彎強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礎稱為柔性基礎。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制作。這種基礎適用于上部結構荷載比較大、地基比較柔軟、用剛性基礎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獨立基礎:當建筑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采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采用杯形基礎形式。
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伐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伐形基礎:是埋在地下的連片基礎,適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載力較低、上部傳來的荷載較大的情況。
箱形基礎:當伐形基礎埋深較大,并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墻澆制成整體
箱形基礎。箱形的內(nèi)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于高層建筑。
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采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采用樁基。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這種樁在施工現(xiàn)場或構件場預制,用打樁機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樁頂澆注鋼筋混凝土承臺。其承載力大,不受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耐久性好。但自重大,運輸和吊裝比較困難。打樁時震動較大,對周圍房屋有一定影響。 -
136****3823
條形基礎 獨立基礎 滿堂基礎 這3個為淺基礎 深埋基礎有 樁基礎 沉井基礎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56:55
沉箱基礎 地下連續(xù)墻等
-
151****4834
特殊土包括濕陷性黃土地基 膨脹土地基 山區(qū)地基 紅粘土地基 凍土地基及鹽漬土地基等 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有換土墊層 排水加固法 振密擠密 置換及換入 加筋及其他等例如灌漿 凍結 托換技術 糾偏技術等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56:50
-
147****8255
孔內(nèi)深層強夯法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56:44
孔內(nèi)深層強夯法(DDC)地基處理專利新技術(專利號ZL92114452.0),是先在地基內(nèi)成孔,將強夯重錘放入孔內(nèi),邊加料邊強夯或分層填料后強夯。
換填墊層法
適用于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量,加速軟弱土層的排水固結,防止凍脹和消除膨脹土的脹縮。
強夯法
適用于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雜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
強夯置換法
適用于高飽和度的粉土,軟-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對變形控制不嚴的工程,在設計前必須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其適用性和處理效果。
砂石樁法
適用于擠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雜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和降低壓縮性,也可用于處理可液化地基。
振沖法
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兩種。加填料的通常稱為振沖碎石樁法。振沖法適用于處理砂土、粉土、粉質粘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
水泥土攪拌法
分為漿液深層攪拌法(簡稱濕法)和粉體噴攪法(簡稱干法)。
高壓噴射注漿法
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
預壓法
適用于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沖填土等飽和粘性土地基。按預壓方法分為堆載預壓法及真空預壓法。
夯實水泥土樁法
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雜填土、粘性土等地基。 -
141****3912
在建筑學中地基的處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層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建筑物的地基不夠好,上層建筑很可能倒塌,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而地基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種地基處理方法以改善地基條件。
查看全文↓ 2018-11-26 22:56:38
相關問題
-
答答
常用的人工地基處理方法有換土墊層法、重錘表層夯實、強夯、振沖、砂樁、擠密、深層攪拌、堆載預壓、化學加固等方法
全部3個回答>答基礎的分類 按使用的材料分為:灰土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埋置深度可分為:淺基礎、深基礎。埋置深度不超過5M者稱為淺基礎,大于5M者稱為深基礎。 按受力性能可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條形基礎:當建筑物采用磚墻承重時,墻下基礎常連續(xù)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新型地基處理方法有哪些? 地基處理方法是什么?答軟土【soft soil】是淤泥(muck)和淤泥質土(mucky soil)的總稱。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壓縮性高、承載能力低的淤泥沉積物及少量腐殖質所組成的土。軟土是指濱海、湖沼、谷地、河灘沉積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 比大、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的細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 然孔隙比大、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固結系數(shù)小、固結時間長、 靈敏度高、擾動性大、透水性差、土層層狀分布復雜、各層之間物 理力學性質相差較大等特點。軟基處理常用工法及其特點軟土地基處理的主要措施有1、復合地基法:水泥土攪拌樁、粉噴樁、碎石樁等;缺點:造價較高2、排水固結法(1)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堆載:工期長,效果不理想(2)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真空預壓:工期90天以后,效果容易控制,成本低3、強夯法:缺點:質量不可控,易形成“彈簧土”。4、無排水砂墊層真空預壓:新型工法,工期短 造價低 成本比塑料排水板聯(lián)合真空預壓節(jié)約三分之一,效果可靠施工現(xiàn)場常用處理軟土路基方法在施工中經(jīng)常碰到的情況多數(shù)不是軟土地基,因為如果有軟土地基一般情況在設計時應該根據(jù)地質資料,提出處理方法。多數(shù)情況是有局部地段地質情況和原來設計不同,出現(xiàn)局部地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或者由于局部地段含水量過大(原有排水系統(tǒng)不暢,原有地基土質滲水性不好)造成地基軟彈(翻漿,彈簧土地段)。根據(jù)出現(xiàn)的這些情況一般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換填。這是**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大有效處理深度3米。采用人工或機械挖除路堤下全部軟土,換填強度較高的粘性土或砂、礫、卵石、片石等滲水性材料。換填的深度要根據(jù)承載力確定。2、拋石填筑。就是在有軟土或彈簧土以及有積水的路段填石頭,填石的高度以露出要處理的路段原有土層(或積水)高度為宜。在填石的過程中注意一定要用推土機把石塊壓實,不能出現(xiàn)軟彈現(xiàn)象。然后再填筑土方。3、盲溝。就是在要處理的路段根據(jù)要處理的路段的長度,在橫向或縱向挖盲溝,盲溝通常用滲水性大孔隙填料或片石砌筑而成。也可以填入不同級配的石塊起到排水的功能。注意盲溝的出口要與排水溝連接,以便把路基中的水排出路基。4、排水砂墊層。排水砂墊層是在路堤底部地面上鋪設一層砂層,作用是在軟土頂面增加一個排水面,在填土的過程中,荷載逐漸增加,促使軟土地基排水固結滲出的水就可以從砂墊層中排走。為確保砂墊層能通暢排水,要采用滲水性良好的材料。砂墊層一般的厚度為0.6~1.0米。為了保證砂墊層的滲水作用,在砂墊層上應該填一層粘性土封住水不讓水返上路基。在路基兩側要修好排水溝,通過砂墊層滲出的水通過排水溝排出路基外,保持路基的穩(wěn)定。5、石灰淺坑法。由于粘性土含水量影響,施工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彈簧土”松軟現(xiàn)象。一般較輕的可以采用挖土曬干,敲碎回填的方法:“石灰淺坑法”可以用于各種不同面積的路段(就是說大面積可以使用,小面積也可以使用)。具體做法是:挖40~50cm方形或圓形,深一般1m上下的坑,清除坑內(nèi)的滲水(**好挖好坑后,第二天清除滲水),放入深為坑深1/3的生石灰,即可回填碾壓。坑的行距和坑距在輕度彈簧路段為5~6m,在嚴重彈簧路段為3~4m。軟基處理廣泛地應用在我國沿海及內(nèi)地。例如:天津、連云港、上海、杭州、寧波、溫州、福州、廈門、湛江,廣州等沿海地區(qū),以及昆明、武漢、南京等內(nèi)地地區(qū)。特別是填海的一些地區(qū),一般建筑前都需要進行勘測,然后進行軟基處理,否則存在很大的風險和后患。
全部4個回答>答無論是條形還是滿堂紅地基,都可能會出現(xiàn)局部有松土或回填土的現(xiàn)象。對于這些部位的處理方法,一般說當松軟土面積不大,深度又不是很深時,可以將松土部分挖掉,一直挖到坑壁、坑底見到天然土層為止。然后用與天然土壓縮性一致的材料進行回填。一般情況下,當天然土為砂土時,應用砂或級配砂石回填。當天然土為較密實的黏性土時,由于它的承載力較高,可以將這種土過篩,均勻拌以石灰進行回填,土和石灰的比例為3∶7的灰土,在工地上常稱為3∶7灰土。當天然土為中等密實的黏性土或新近沉積黏性土時,它的承載力相對低一些,也可以用這種土過篩拌以石灰進行回填。土和石灰的比例為2∶8或1∶9,分別稱為2∶8灰土或1∶9灰土。通常將夯實后厚度為150mm的灰土稱之一步灰土,不同比例的灰土,都應一步一步地進行夯實回填。如果地基局部松土面積較大,深度又較深時,在挖除全部松土后,應將挖除松土所形成的坑做成高寬比為1∶2的臺階,從基底向坑底過渡延伸,然后用上述材料回填。除此以外,還應在上部結構中采取加強措施,以提高建筑物的剛度,例如,加大松軟范圍內(nèi)圈梁的斷面和配筋,如果設計沒有圈梁,可以在磚砌體結構中配置水平鋼筋等。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