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 >房產問答 >房產知識 >產權產證 >詳情

農村房產證丟失如何補辦? 農村宅基地房本丟了怎么補

132****7698 | 2018-12-29 16:26:59

已有5個回答

  • 141****5953

    村房屋產權證遺失和其他房權證一樣辦理,馨窩網如下:
    1、若發(fā)現房權證丟失,馬上帶著身份證明到房管部門檔案室查取檔案。
    2、帶著身份證明和復印的檔案材料到當地報社發(fā)丟失聲明,并保留登載聲明的材料。
    3、三個月(有時需6個月)后帶著登載丟失聲明的材料和身份證明到房管部門填寫房權證申請審批表,申請補發(fā)。
    4、房管部門受理后依法公示,若無人對該房屋主張權利的話則進入審批程序。
    5、7個工作日后,帶著身份證到房管部門,繳納工本費后,就可以領取補發(fā)的房權證了。

    查看全文↓ 2018-12-29 16:27:29
  • 146****5010

    一、 農村宅基地證丟失怎么辦?
      面對這樣的難題,很多朋友都不知所措。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更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用擔心,農村房產證丟了還是可以補辦的。
      二、 農村宅基地證如何補辦?
      丟失了農村宅基地證,可以去房屋管理部門申請補辦。具體的補辦流程如下:
      1、 先登報聲明將原《房屋所有權證》作廢,登報后張貼公告征求異議;
      2、 10日后如無異議由房主申請所屬鎮(zhèn)的規(guī)劃建設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到實地測量;
      3、 房屋所有權人提供身份證、戶口薄復印件、登記聲明作廢報紙原件、村委證明等相關材料;
      4、 申請重新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在補辦農村宅基證時,具體應該如何辦理請到所屬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管理站咨詢。
      三、農村房產證補辦的費用是多少?
      農村房產證補償的費用不多,分為三個部分:
      1、申請遺失登記不收費;
      2、補辦房產證交納房屋所有權證工本費10元/本,檔案費10元/份;
      3、登報費用。登報費用具體需要咨詢報社。
      以上即是農村房產證補辦的流程及費用,詳情還需要咨詢當地的房管部門。

    查看全文↓ 2018-12-29 16:27:25
  • 131****7959

    農村自建房房產證辦理流程

    在建房之前應該取得用地許可審批(用地審批需村、鄉(xiāng)鎮(zhèn)簽署意見和縣國土房管局批準),房屋竣工后再向當地鄉(xiāng)鎮(zhèn)國土所申請辦理房產證(現為不動產證)。

    1、申請人提交下列材料提出申請;

    2、受理,提交農村房產證辦理需要提交的材料后,工作人員會受理;

    3、公告并審核;

    4、記載于登記簿;

    5、發(fā)證。



    擴展資料:

    (一)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

    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

    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zhèn)建設規(guī)劃;

    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準,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

    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

    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

    (二)、申請條件:本鄉(xiāng)居民,只有一處住宅,戶籍所在村是中心村(屯),確實有建設房屋必要的農戶

    (三)、提供資料:

    1、本人戶口本,身份證;

    2、建房申請

    (四)、農村房產證辦理流程:

    1、建房戶向村委會提出建房申請

    2、村委會審核同意,簽字蓋章

    3、向鄉(xiāng)鄉(xiāng)建辦提出申請

    4、鄉(xiāng)建辦工作人員實地踏看,同意建房

    5、到鄉(xiāng)鄉(xiāng)建辦領取房屋建設申請表

    6、經鄉(xiāng)建辦簽字同意

    7、鄉(xiāng)主管領導簽字蓋章,核實同意

    8、交縣規(guī)劃建設局審批(縣行政服務中心)

    9、建房戶領取產權證。

    查看全文↓ 2018-12-29 16:27:20
  • 142****4138


    農村宅基地土地證補辦需要材料如下:
    1、房屋轉讓連同土地使用權轉移,需提交房屋買賣協議、房照、原土地使用證。
    2、房屋連同土地使用權繼承,贈與需提交房照、原土地使用證、公證書或使用權人親筆簽名協議與街道證明。
    3、新建房屋土地登記需提交土地和規(guī)劃部門建房批件。
    4、土地證書遺失或者損毀的,土地權利人應當及時向原發(fā)證機關備案,申請補發(fā)新證,在當地報紙上進行公告。自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無異議的,原發(fā)證機關注銷原土地證書,補發(fā)新證書。
    5、買賣分宗、繼承、贈與分宗須雙方共同到局辦理。
    6、委托代辦除提交上述資料外,還須提供委托人簽名蓋章的委托書。

    查看全文↓ 2018-12-29 16:27:12
  • 137****6412


    房產證丟失,可以補辦的。房產證丟失的,首先應按以下程序到房管局辦理權屬證書遺失登記和補辦,具體流程如下:1、房屋權利人應持身份證到市房管局,填寫房產證遺失聲明;2、到房產檔案館查檔并出具房產權屬證明(房產檔案館收取查檔費用);3、在報上刊登權屬證書遺失聲明;4、6個月后,房管部門發(fā)布房屋所有權證書作廢公告;5、房屋權利人持刊登遺失聲明和作廢公告的原版報紙、身份證及復印件等資料到市房產交易管理處辦理遺失登記發(fā)證手續(xù)。

    查看全文↓ 2018-12-29 16:27:08

相關問題

  • 辦理宅基地證是有標準化程序的,需要按照下列步驟去進行:(一)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的條件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是農村居民年齡必須年滿十八周歲且符合分家條件;二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及村鎮(zhèn)建設規(guī)劃;三是農村居民建房限額標準,使用原有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的限額面積為180平方米,使用農用地的限額面積為140平方米;四是農村居民建房必須“一戶一基”;五是農村村民在出租,出賣原有的宅基地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六是嚴禁非農戶和其他人員在本村購買宅基地。(二)農民建房應當遵循的原則農村居民建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能夠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能夠占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使用國有土地的必須辦理出讓手續(xù)。(三)農民建房申請宅基地的審批程序新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zhèn)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guī)劃等進行初審;4、公布期滿無異議后,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guī)定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審核后,報縣人民政府審批(占用農用地的按規(guī)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xù))。

    全部3個回答>
  • 拆遷補償和安置第十三條 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遷,可以實行貨幣補償或者房屋安置,有條件的地區(qū)也可以另行審批宅基地。第十四條 拆遷宅基地上房屋實行貨幣補償的,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補償款。補償款按照被拆除房屋的重置成新價和宅基地的區(qū)位補償價確定。房屋重置成新價的評估規(guī)則和宅基地區(qū)位補償價的計算辦法由市國土房管局制定并公布。按照前款規(guī)定對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的,不再進行房屋安置或者另行審批宅基地。第十五條 拆除宅基地上房屋以國有土地上房屋安置的,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確定拆遷補償款,并與安置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款結算差價;但按照市人民政府規(guī)定以經濟適用住房安置被拆遷人的除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作為拆遷人實施拆遷,以本集體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安置被拆遷人的,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并報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后,可以按照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積安置,也可以結合被拆遷人家庭人口情況安置。其他拆遷人委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安置被拆遷人的,可以參照本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執(zhí)行。第十六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在集體土地上建設安置房屋的,應當符合城市規(guī)劃、土地利用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依法取得用地和規(guī)劃許可。第十七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作為拆遷人拆遷宅基地上房屋,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的規(guī)定,另行審批宅基地由被拆遷人自建房屋,并對被拆除的房屋按照重置成新價給予補償。其他拆遷人委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安置被拆遷人的,可以參照前款規(guī)定執(zhí)行。第十八條 拆遷補償中認定的宅基地面積應當經過合法批準,且不超過控制標準。未經合法批準的宅基地,不予認定。經合法批準的宅基地超出控制標準的部分,不予補償;但1982年以前經合法批準的宅基地超出控制標準的部分,可以按照區(qū)、縣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給予適當補償。每戶宅基地面積的控制標準,按照區(qū)、縣人民政府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若干規(guī)定》第六條確定的標準執(zhí)行。第十九條 拆遷補償中認定宅基地上房屋建筑面積,以房屋所有權證標明的面積為準;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但具有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建房文件的,按照批準的建筑面積認定。本辦法施行前宅基地上已建成的房屋,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和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建房文件,但確由被拆遷人長期自住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屬于征地拆遷房屋的,補償標準由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報區(qū)、縣人民政府批準后執(zhí)行;屬于占地拆遷房屋的,補償標準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確定,報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批準后執(zhí)行。本辦法施行后宅基地上新建、改建、擴建的房屋,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或者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建房文件的,拆遷房屋時不予認定。第二十條 農村村民符合審批宅基地條件但未實際取得宅基地,且按照拆遷實施方案安置確有困難的,拆遷人應當按照區(qū)、縣人民政府的規(guī)定給予適當補助。但拆遷實施方案確定以另行審批宅基地的方式予以補償安置的除外。第二十一條 占地拆遷宅基地以外房屋的補償,參照征地拆遷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第二十二條 對利用宅基地內自有房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并持有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的,拆遷人除按照本辦法的規(guī)定予以補償、安置外,還應當適當補償停產、停業(yè)的經濟損失。其中,征地拆遷房屋的經濟損失補償標準,由區(qū)、縣人民政府規(guī)定;占地拆遷房屋的經濟損失補償標準,由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規(guī)定并報區(qū)、縣人民政府備案。第二十三條 拆遷人應當向被拆遷人支付搬遷補助費。征地拆遷房屋的搬遷補助費,由區(qū)、縣人民政府規(guī)定;占地拆遷房屋的搬遷補助費,由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規(guī)定并報區(qū)、縣人民政府備案。第二十四條 拆除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按照重置成新價結合剩余期限給予適當補償。第四章 法律責任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未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擅自實施拆遷的,由市或者區(qū)、縣國土房管局責令停止拆遷行為,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第二十六條 市和區(qū)、縣國土房管局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核發(fā)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準文件的,核發(fā)房屋拆遷許可證以及其他批準文件后不履行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或者對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jié)嚴重,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土地證去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房產證去發(fā)證部門過戶。《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根據這一規(guī)定,農民因買賣或繼承房屋而使土地使用權發(fā)生轉移的,當事人必須辦理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具體而言,就是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或者房屋繼承人應當在依法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證后15日內,持有關證明文件、材料,向當地縣、市土地管理部門提出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申請,經審核后,由縣、市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xù),換發(fā)加蓋有縣、市人民政府印章的土地證。

    全部5個回答>
  • 首先明確,宅基地不能單獨繼承,只隨房產繼承而繼承.如果辦理了房屋產權證,那么遺失宅基地證書沒關系的,直接憑產權證即可辦理相關繼承,過戶手續(xù).如果沒有產權證,憑當初建房用地審批文書即可向國土管理部門申請補辦宅基地證書.如果審批文書也沒有,那么到當初建房用地審批機關或檔案管理部門(指有關材料已移交地方檔案館的情形)將它復印出來,再補辦宅基地證書.產權是已故父親的,那母親還健在嗎?應該是你父親和你母親的共同財產,如果沒有姐妹的話,你也只能繼承一半中的一半.要辦到兒子名下,還得母親的同意.如果有姐妹的話,還得他們放棄繼承聲明.

    全部9個回答>
  • 律師分析: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補償原則上分為房屋補償和宅基地使用權補償。宅基地審核表中登記的權利人為宅基地使用權人。關于地上物的補償,應當歸屬房屋權利人。房屋權利人已死亡的,拆遷補償款可按繼承關系處理。系爭房屋經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未進行新建、翻建、改擴建的,以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證核定人員為房屋的權利人。系爭房屋的審批表表明戶主為A,其他宅基地使用權人為B、C及D,故系爭宅基地房屋的權利人應當為A、B、 C和D,也即A、B、C和D對系爭房屋享有所有權。分割時,應根據權利人對財產的貢獻大小、財產來源、居住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關于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由于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身份屬性,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無償提供給本集體成員享有的,并且按戶計算。當一戶出現人口減少,宅基地仍是由一戶中剩余的成員共同使用,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款則由該戶剩余的成員共同所有。系爭宅基地使用權證上核定的人員為A、B、C和D,系爭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權應屬于A、B、C和D共有,故宅基地使用權的補償款應屬于4人共有。法律依據: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第十條第一款: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十三條第一款: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