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wǎng) >房產(chǎn)問答 >房產(chǎn)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房屋公攤面積國家規(guī)定是多少?

132****6427 | 2025-03-29 13:04:44

已有3個回答

  • 132****4443

    公攤面積比例因項目而異,但普遍在10%-30%,影響因素包括建筑類型和設計。

    查看全文↓ 2025-03-30 18:07:56
  • 150****9266

    公攤面積?就是那些你付錢但用不上的地方。

    查看全文↓ 2025-03-29 16:12:05
  • 130****0611

    國家沒有具體規(guī)定公攤面積比例,但通常在10%-30%之間。

    查看全文↓ 2025-03-29 15:06:15

相關問題

  • 目前國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qū)間范圍內(nèi)。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shù)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公攤面積的計算參考。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2、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3、外墻墻體同一樓層外墻,既有主墻,又有玻璃幕墻的,以主墻為準計算建筑面積,墻厚按主墻體厚度計算。各樓層墻體厚度不同時,分層分別計算。金屬幕墻及其他材料幕墻,參照玻璃幕墻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4、斜面結構屋頂房屋屋頂為斜面結構(坡屋頂)的,層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計算建筑面積。5、不規(guī)則圍護物陽臺、挑廊、架空通廊的外圍水平投影超過其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筑面積。6、變形縫與室內(nèi)任意一邊相通,具備房屋的一般條件,并能正常利用的伸縮縫、沉降縫應計算建筑面積。7、非垂直墻體對傾斜、弧狀等非垂直墻體的房屋,層高(高度)2.20米以上的部位計算建筑面積。房屋墻體向外傾斜,超出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投影計算建筑面積。不應計算為公用建筑面積的:1、凡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等,不應計入公用建筑面積部分。2、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計入公用建筑面積。

    全部3個回答>
  • 住房的公攤面積和住宅的樓層高低有關系,一般情況下,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在10%~13%,對于18層以下的高層住宅,公攤面積在13%~15%,對于目前樓層較高的住宅,如果超過30層,因為電梯數(shù)量的增多,公攤面積的比例大概在25%左右。因為公攤面積包含的公共使用區(qū)域比較多,所以樓層越高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對于目前的新興小區(qū)當中擁有電梯成為了常規(guī)配套設施,所以相應的管道井若電子等公用設施就占據(jù)了很大的空間,而且小區(qū)內(nèi)部的綠化環(huán)境,包括電梯門廳,甚至是門口的警衛(wèi)室,都屬于公攤面積的范圍之內(nèi),所以購房者在簽訂購房協(xié)議的時候,要對于公攤的多少以及比例做一個詳細的了解??梢院烷_發(fā)商進行詢問,而且公攤面積只是一個占比,每一個住戶的公攤都是不同的。

  • 分攤面積的計算是怎樣的各戶分攤公用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各戶套內(nèi)面積按比例分攤。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shù),分攤系數(shù)=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nèi)建筑面積之和=(總建筑面積之和一各套內(nèi)建筑面積之和)/各戶套內(nèi)建筑面積之和;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shù)×各套內(nèi)建筑面積。2017年,房屋的公攤面積國家標準是多少一、多樓層的住房,國家明確規(guī)定,在7層以下的住宅的公攤率是7%—12%。多樓層建筑的樓層數(shù)指得是在6層左右的磗混合的建筑,而其他的公攤部分的面積也包括外墻的水平投影的二分之一樓梯、樓梯間以及為每位住戶所提供的服務業(yè)務的用房(熱水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等)。一般情況下,這些會占我們住房建筑面積的13%—18%。而在室內(nèi)的樓層的高度分為室內(nèi)的凈高度(從地板到天花板之間的距離)以及室內(nèi)的樓層高(從地板到上一個樓層的地板之間的距離)。一般情況下,樓層的高度在2.8米左右,我們樓房里的室內(nèi)凈高度在2.65米到2.7米之間。如果我們樓房里的室內(nèi)凈高度超過了4.7米以上,就應該按照兩層樓房來計算我們室內(nèi)的面積。在7層—11層的住宅的公攤率是10%—16%。一般情況下,小高層的公攤率取決于各樓盤的自己本身情況來決定的。因為,不同的小高層樓房的公攤是有差異的。如果在地下沒有設備用房,而在底層也沒有任何商鋪和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的公攤系數(shù)是在10%—15%之間的。而帶有電梯的小高層住戶,公攤的系數(shù)在15%—20%之間。按照國家規(guī)定,凡在7層以上的樓層,必須安裝電梯。所以,小高層就屬于配制電梯的范圍之內(nèi)。這樣樓房的特點就是方便的同時,又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種新的高度。二、高樓層的住房,12層—33層的住宅公攤率為14%—24%,為什么高樓層住房的公攤面積是**大的呢?因為,根據(jù)建筑規(guī)模的不同,高樓層的建筑一般都會在25層—33層之間。而且,高樓層的住宅也是樓梯高度**高的。而且,高樓層的建筑除了有電梯和電梯前室所占用的空間之外,安全通道的樓梯也占用了很多的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以及“弱電井”等等,許多公用的設備也都占用了很多的空間。所以,高樓層的建筑,樓層越高,公攤面積就越大。三、別墅的住房,國家規(guī)定,別墅類型的住房的公攤率是1%—8%,別墅類型的住房包括地下樓層在內(nèi)的,**多三層樓房的獨棟住宅的形式,其中帶室內(nèi)的車庫。一般來說,獨立的別墅是沒有公攤面積的,而聯(lián)體的別墅有比較少的公攤面積。獨棟別墅的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就是,在自己這棟樓的里面和自己這棟樓有連接的建筑結構,并且,就只向自己這棟樓的居民提供非盈利性的服務。這些是不符合這個條件的建筑,不能計算到公攤面積。

    全部3個回答>
  • 建筑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系數(shù)*套內(nèi)建筑面積 公攤系數(shù)=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總套數(shù)) 套內(nèi)建筑面積=套內(nèi)使用面積+墻體面積 +陽臺面積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戶型 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點式樓和板式樓是不一樣的。 2、套內(nèi)面積 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 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4、建筑規(guī)模 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 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 多層:8%——15% 小高層: 10%——20% 高層:15%——30%

    全部3個回答>
  • 住房公攤面積標準要依據(jù)房屋類型而定多層住宅: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按規(guī)定7層以上必須配電梯,所以小高層屬于配電梯的范圍之內(nèi),它的特點是方便的同時又能給生活一種新的高度高層住宅: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另外高層建筑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別墅住宅: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lián)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于本樓內(nèi)部并與本樓建筑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并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筑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