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確權有糾紛的**終怎么解決?我國《土地管理法》中對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1、協(xié)商解決?!锻恋毓芾矸ā返?6條第1款規(guī)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據此規(guī)定,公民之間發(fā)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xié)商的方式加以解決。2、行政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guī)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guī)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3、司法解決?!锻恋毓芾矸ā返?6條第2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边@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fā)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guī)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農村宅基地確權有糾紛的**終怎么解決?教你幾個很簡單的方法農村宅基地遇到糾紛處理原則有哪些?實踐中,因宅基地使用權而發(fā)生的糾紛在民事糾紛中比較常見。對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應按下列原則妥善處理:原則1:依法保護國家、集體的宅基地所有權。我國土地分別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土地改革前的舊契約不能作為土地權屬的依據。處理宅基地(土地)糾紛,應切實保護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或集體所有的宅基地,集體組織或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原則2:依法保護公民、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guī)定,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fā)證書,確認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農村居民建住房,應當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原則3: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轉移的原則。農村房屋發(fā)生買賣、繼承、贈與等法律事由的,其所占宅基地的使用權隨房屋所有權而轉移。1984年**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guī)定:“公民在城鎮(zhèn)依法買賣房屋時,該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權應隨房屋所有權一起轉歸新房主使用?!?/p> 全部4個回答>
農村非宅基地建房買賣糾紛怎么解決?請問有無人知道,求指教!謝謝!
152****2277 | 2018-08-25 11:06:49
已有3個回答
-
133****2553
常見的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處理方法:
查看全文↓ 2018-08-25 11:07:26
一、土地管理部門違法審批引起的宅基地糾紛案件
因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鄰關系人合法權益而引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以行政案件立案審理。法院主要審查土地管理部門在作出審批宅基地手續(xù)這一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是否有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因而,土地管理部門從實體處理到審批程序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只要有違法的情形存在,人民法院就應撤銷宅基地使用執(zhí)照或責令土地管理部門重新作出審批。 -
136****8713
朋友不要著急,你的問題可以經過法院起訴 調節(jié)完成,因為起訴到法院,法院才有權去派出所調查你母親戶口的情況,在到村委會開證明,證明你母親就是土地的所有人。
查看全文↓ 2018-08-25 11:07:18
還有就是找附近的鄰居來證明你母親和你鄰居沒有干親的關系。放心!政策的變動是要以人為本的。希望這些能幫助到你! -
142****5686
常見的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處理方法:
查看全文↓ 2018-08-25 11:07:08
一、土地管理部門違法審批引起的宅基地糾紛案件
因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鄰關系人合法權益而引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以行政案件立案審理。法院主要審查土地管理部門在作出審批宅基地手續(xù)這一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是否有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因而,土地管理部門從實體處理到審批程序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只要有違法的情形存在,人民法院就應撤銷宅基地使用執(zhí)照或責令土地管理部門重新作出審批。
對于土地管理部門審批的宅基地屬他人承包地、自留地,侵犯第三人土地承包經營權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受案后,主要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的條件,所審批的宅基地是否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有無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xù)、有無考慮土地承包權三十年不變的規(guī)定等具體情況,作出撤銷或者維持審批文件的判決。
未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批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建房手續(xù)用地建房,侵犯了集體或相鄰關系人利益引發(fā)的糾紛。

相關問題
-
答
-
答
建議補充問題的詳細內容,或直接當
全部2個回答> -
答
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程序 1、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或者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 2、雙方當事人出示舉證的材料和依據; 3、工作人員現場調查材料和取證; 4、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制作書面調解書; 5、調解未達成協(xié)議的,或者調節(jié)書送達前一方或者雙方反悔的,土地管理部門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錯處處理決定?! ≌丶m紛處理原則及調解 “農村工作兩臺戲,計劃生育宅基地”。這句在我國農村廣為流傳的順口溜,客觀地反映出長期以來宅基地問題一直是農村生產生活中**具普遍性、復雜性、**棘手的問題,它是農村社會各種矛盾的焦點和誘發(fā)不穩(wěn)定因素的導火索。因此,如何妥善解決好農村社會日益突出的宅基地問題,更好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對于基層國土所來講,既是職責所系,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客觀要求。下面,我就農村宅基地糾紛的種類、處理的原則及調節(jié)方法與技巧,談一下自己淺薄的看法與建議。 一、農村宅基地糾紛的種類及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宅基地糾紛起因很多,情況復雜。有歷史的、有現實的;有客觀的、有主觀的;有積怨斗氣的、有胡攪蠻纏的……主要表現有侵犯權益、界址不清、遺產歸屬、私自買賣、擅自批劃和實施舊村調整改造規(guī)劃不徹底、不公正這六大類。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土地整理為目的的舊村改造、居民點搬遷等相繼實施,社會對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多,由此也引發(fā)了土地權屬爭議的明顯上升,尤其是農村宅基地糾紛表現更為突出。以修武縣周莊鄉(xiāng)為例,雖然全鄉(xiāng)僅有16個行政村,2萬余農業(yè)人口,從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間,我們周莊國土所受理的50余起信訪案件中,宅基地糾紛就有43起,占到信訪總量的86%。如此之多的宅基地糾紛,不僅直接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整體推進,而且還牽扯了各級政府的大量精力,同時,又給農村的社會穩(wěn)定帶來巨大隱患。為此,嚴峻的形勢迫使我們國土部門解決宅基地糾紛刻不容緩。 二、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的原則。 多年的基層實踐工作使我摸索出,在多數宅基地糾紛處理過程中,不能單靠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來解決,這樣有時候不僅無助于糾紛的妥善解決,甚至還會引發(fā)新的不穩(wěn)定因素。因此,我總結了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的原則: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內,站在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確保社會穩(wěn)定大局的高度,以調解處理為目標,以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為保障,通過深入細致的群眾工作,**終實現解決糾紛的妥善辦法。 三、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的方法與技巧 。 農村宅基地糾紛的調解是門藝術,做好新時期農村宅基地糾紛的調解工作,不僅要掌握馬列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具備解決糾紛的必備業(yè)務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講究恰當的調解方法與技巧。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刻苦實踐,勇于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以下六種方法與技巧,是我在18年的基層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心得和體會,權輿拋磚引玉! 一、充分調查研究,找準問題的癥結。 正確的判斷,來源于正確的分析,而正確的分析,又依賴于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充分的調查研究,就是要深入基層、沉到底、鉆進去,通過現場查看,走訪當事人、村干部、鄰居及其相關群眾,掌握引起糾紛的第一手材料,并善于從紛繁、零亂、龐雜的調查材料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縷清糾紛的來龍去脈,摸清當事人雙方的真實意圖,找準問題癥結,正確把握解決糾紛的切入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善于利用關系,拉近情感距離。 農村宅基地糾紛,除個別的外,多數屬于歷史遺留、久拖未決的疑難雜癥,在長時間無休止的爭強斗氣中,糾紛雙方積怨頗深,在調節(jié)工作中,當事人常常會把我們的工作人員視為對立面,或強詞奪理,或胡攪蠻纏,或歪曲事實,或以偏蓋全,甚至拒不配合。怎么辦呢?我的體會是: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做到不急不躁,要善于利用當事人的親戚、同學、朋友、單位領導等各種社會關系進行協(xié)調和溝通,我們知道任何人都是有理智、有感情的,關鍵我們如何去利用,人們常有這樣的經驗之談,感情抵觸時,一點“鹽巴”也揉不進去,感情好了,說啥都行,這話雖不科學,但說明一個道理,做好糾紛調解工作,必須奠定思想感情基礎,感情融洽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適度運用法律,營造調處氛圍。 對宅基地糾紛,首先我們要進行的是當事人雙方宅基地合法性的審查,這既是我們進行調解的基礎也是保障調解成功的有力武器,在宅基地糾紛的調解過程中,適時、適度運用法律的武器,能為我們營造良好的調處氛圍。 所謂調解,簡單地說,其實就是一個化解矛盾糾紛的過程。對于一宗宅基地糾紛來說,調解的過程很少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面對當事人提出的許多不適當要求和不切實際的愿望,調解既不能充當和事佬,各打五十大板,又不能一味遷就和縱容那種自私自利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蔓延,要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適時指出當事人主觀意愿的不合理性或違法性以及將會造成的嚴重后果,促使其幡然醒悟,恢復理智,并引導其權衡利弊,拋棄幻想,以正確的心態(tài)對待爭議的問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調解過程中利用法律的武器,務必要把握好時機、場合和度,避免矛盾激化,造成工作被動。 四、堅持“四心”原則,贏得理解信任。 在宅基地糾紛的調解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具備基本的思想素質,要堅持做到“四心”,即:耐心、誠心、公心、責任心?!比绻f“四心”原則是水,那么理解和信任就是其澆灌出的鮮艷之花,其**終必然達到成功調解之果。 首先是耐心。由于農村宅基地糾紛的尖銳性、復雜性以及處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矛盾對立性、多變性,我們常常要面對當事人或者個別不明事理群眾的圍攻、羞辱、甚至是責罵,有的當事人,當面一套,背后一套,言而無信,反復無常,著實令人生氣。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要有耐心,想法使發(fā)熱的頭腦冷靜下來,須知人的思想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欲速則不達,火上澆油,只能適得其反。 其次是誠心。調解的過程,又是彼此思想感情交流的過程,我們的態(tài)度客觀上能影響和決定當事人的態(tài)度,能否使當事人主動配合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對待老百姓的真摯感情,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心誠則靈”,可見,誠心能融化心靈的堅冰,誠心能換來真誠和敬慕。 再次是公心。公心者,公道正派焉,我們做調解工作的同志,應時刻牢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道理。工作中,既不能講情面、坐偏車,以權壓人,打擊報復,又不能見利忘義,以權謀私,失去人格民心。須知“公生明,廉生威”自古如此,一旦我們離開了公心這個為政、做人的根本,即使你工作方法再多,調解技巧再高,也是徒然。 **后是責任心。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就是要求我們務必“恪守為民之責”,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以群眾利益為**高追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五、注重發(fā)動群眾,創(chuàng)造調解環(huán)境 做好農村宅基地糾紛的調解工作,單靠國土所工作人員自身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建立鄉(xiāng)、所、村三級思想工作網絡,上下聯(lián)動,齊抓共管,尤其是要注重發(fā)動群眾,給糾紛的調解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辯證唯物主義者認為,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條件下起變化的,可能是積極的變化,也可能是消極的變化,我們做調解工作,就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盡量避免當事人的思想向消極的方面轉化。影響當事人思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親戚、朋友、鄰居、周圍各色群眾無疑是**經常、**直接、**深刻的影響者,因此,如何做好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我們前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人在暗里說閑話、吹冷風、甚至鼓動鬧事,其結果極有可能前功盡棄或是勞而無功。因此,調解工作的根本保證就在于充分發(fā)動群眾,一切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打一場精心策劃、周密部署、上下聯(lián)動、人人參與的“人民戰(zhàn)爭”。 六、適時把握機會,順勢就崖搭梯 農村宅基地糾紛調解,其目的就是要使當事人雙方消除隔閡、誤解、怨恨,摒棄那些不適當的要求和不切實際的愿望,使其錯誤思想轉化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但經驗告訴我們,大凡宅基地糾紛,除個別的外,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往往具有強烈的私欲,在他們的內心世界里散落著狹隘短淺、粗暴魯莽、偏激固執(zhí)的個性,這些不良的個性是在一定的家庭、社會、歷史條件的長期影響下逐步形成的,比較頑固,不易遷移,借助法律的威懾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般情況下,即使再難的宅基地糾紛,在感情交流、思想疏導、政策攻心、法律威懾的共同作用下,當事人的思想防線也會被打破,退而求其次,希望得到一個光彩體面的下臺階機會。此時,調解工作也就進入了一個實質性階段,我們應不失時機地根據發(fā)展變化了的客觀情況,充分利用當事人思想轉變的積極因素,審時度勢、因勢利導,積極有效地創(chuàng)造或提供有利于當事人雙方達成一致的主、客觀條件,**終實現糾紛的妥善解決。
全部3個回答> -
答
常見的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處理方法:一、土地管理部門違法審批引起的宅基地糾紛案件因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宅基地,侵犯了相鄰關系人合法權益而引起的訴訟,人民法院應以行政案件立案審理。法院主要審查土地管理部門在作出審批宅基地手續(xù)這一具體行政行為過程中,是否有超越職權、濫用職權、違反法定程序的行為。因而,土地管理部門從實體處理到審批程序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只要有違法的情形存在,人民法院就應撤銷宅基地使用執(zhí)照或責令土地管理部門重新作出審批。對于土地管理部門審批的宅基地屬他人承包地、自留地,侵犯第三人土地承包經營權引起的糾紛,人民法院受案后,主要審查申請人是否符合《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的條件,所審批的宅基地是否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內,有無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xù)、有無考慮土地承包權三十年不變的規(guī)定等具體情況,作出撤銷或者維持審批文件的判決。未經土地管理部門審批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建房手續(xù)用地建房,侵犯了集體或相鄰關系人利益引發(fā)的糾紛。對于能夠確認村民建房未經審批或采取欺騙手段騙取建房手續(xù)的非法用地建房,并且侵犯了相鄰關系人合法權益,如影響鄰人房屋通風、采光、通行等情況的,人民法院既可以作出排除妨礙、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的民事判決,也可以中止訴訟,建議土地管理部門作出限期拆除違法建筑物、退出土地的處罰決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非法建筑物買賣、確權等涉及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件時,應注意只能裁決建筑材料的所有權,不宜明確非法建筑物的所有權歸屬。二、爭占宅基地以外的集體空閑地引發(fā)的糾紛案件村民爭占除宅基地以外的集體空閑地的目的是為了多占地皮、擴大墻院、堆放雜物等。對這類糾紛,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到當地人民政府申請解決,不服政府處理決定的則可向法院起訴的,法院應以行政案件受理。土地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要求占地者退出土地、排除妨礙,法院則應以民事案件受理,對當事人因爭占空閑土地引起的財產損害賠償案件,人民法院應根據具體案情處理。
全部5個回答> -
答
農村宅基地糾紛處理方式如下:1、進行協(xié)商解決?!锻恋毓芾矸ā返?6條規(guī)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所以可知公民間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xié)商的方式處理。2、進行行政解決。《土地管理法》第16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這說明當地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處理公民之間的糾紛。3、通過司法解決?!锻恋毓芾矸ā返?6條: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說明通過協(xié)商、行政的處理,公民都不服的,能上法院起訴。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