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也有一種說法是說9-11樓,空氣不好,因為在那個高度,屬于空氣塵埃層。一般而言只要樓盤綠化做得好而且您的房子不是正對馬路的話,八層以上噪音都不會太大,但十一層是揚灰層,十二層以上的話空氣更好一些,而且景致更好。但這只是一種說法,具體情況要看您樓盤所在位置。
全部2個回答>??高層多少層**好?9-11樓是不是揚灰層?
148****3722 | 2019-03-24 20:06:46
已有4個回答
-
153****1295
主要還是看小區(qū)的環(huán)境。通常從居住環(huán)境來看:7層以上越往上,空氣中飄塵和路面的交通噪聲對居住環(huán)境影響越小。從安全角度看:目前一般城市中消防云梯**高可到達的高度大概36米,也就是大概12樓的高度。從經(jīng)濟角度:高層電梯樓越高越貴。
查看全文↓ 2019-03-24 20:07:37
此外還要考慮與走邊樓距,不要影響通風和采光。建議在通風與采光允許的情況下考慮10到12層比較合適。如果是在小區(qū)花園內(nèi)景觀和環(huán)境不錯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低一點的樓層能更好的欣賞小區(qū)景觀,同時不會過于依賴電梯出行。
所謂的“揚灰層”純粹是個謠言,尤其是18層到頂?shù)母邔樱?-11層因為處在中間,不高也不低,著實是個好樓層,房價也相對較高。樓層太低了的話視野、采光不好,你想想你周圍都是高樓林立,你買個低層多憋悶,而且小區(qū)內(nèi)的聲音都能聽到,比較亂,也失去了買高層的意義;太高了的話萬一電梯壞了上下不方便,而且有些人從高處往下看有眩暈感,尤其是女士和兒童。
有些無良的賣房者,用這個謠言誤導買房人,這幾層他們自己內(nèi)部人士留著住,要不就是留著漲價,還有就是通過這些所謂的“揚灰層”“噪音層”等等來減小購房者的選擇范圍,從而盡快購買。
自己想想也知道,灰塵是有重量的,若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話,它終究是要落地的,但是因為空氣的流動,灰塵受重力和風力的作用,漂浮在空中也是可能的,但不同的地區(qū)、風向以及不同的小區(qū)布局,所產(chǎn)生的氣流都是不同的,而不同的空氣濕度和溫度,也影響著灰塵的濃度,所以,拿來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揚灰層”,實在是可笑之極,簡直是無稽之談。 -
154****8134
18層 的房子 9層當然不好了。10層到14層 **有魄力。呵呵。廢話不多說了。謝謝
查看全文↓ 2019-03-24 20:07:28 -
133****2201
“ 揚灰層 ”完全集中于高層建筑的9~11層(即30米左右的高度)的說法是沒有科學理論依據(jù)的。9層可以考慮購買,樓層不是很高,心理壓力較小,可觀小區(qū)景觀。
查看全文↓ 2019-03-24 20:07:20 -
144****3628
所謂的“揚灰層”“浮塵層”“灰滯層”這些通通就是謠言而已,尤其是18層到頂?shù)母邔樱?-11層因為處在中間,不高也不低,著實是個好樓層。
查看全文↓ 2019-03-24 20:07:12
真相:
灰塵的顆粒有大有小
我們平時所說的“灰塵”,屬于大氣污染中的顆粒物污染。按照這些顆粒的類型、大小,我們把它們分為粉塵(dust),煙(fume),黑煙(smoke),飛灰(fly ash),霧(fog),炭黑(carbon black)等等。有些顆粒物比較大,直徑(這里及后文中的“直徑”均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它的含義請參考文末附注)可達幾十、上百微米,黏在衣服上、打在臉上都很明顯。有些顆粒物很小,只有幾微米,肉眼看不到。
小顆粒往往對健康更有害。因為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PM10)會被人吸入體內(nèi),而且顆粒越小,被吸入后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直徑10微米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直徑5微米的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直徑2.5微米以下的(PM2.5),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
灰塵會懸浮在大氣中
灰塵顆粒也是有重量的。如果沒有其它外力影響、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的話,它們終究會落到地上。但是由于空氣中時時刻刻都存在著氣流(也就是風),灰塵在下落中總會不斷受到氣流影響。一些小顆粒的粉塵,極有可能在重力和風力的不斷作用下,長期漂浮在空中。即使一部分灰塵順利降落,也會有另一部分灰塵重新啟程,不斷進行著“揚塵——沉降”的循環(huán)。
氣流可以引起地面揚塵、讓灰塵保持在空中。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灰塵送走,起到稀釋作用。因此氣流對灰塵濃度的影響是復雜的,與風速、風向、地形等有密切關(guān)系。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里,風速、風向、氣溫等很多氣象條件都受到了建筑的影響,同時城市中的車流人流也進一步擾動了氣流。因此,城市中的氣流特點與平坦地勢的氣流特點差別很大。不同的建筑街道布局,會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氣流模式。因此,灰塵在大氣中的運動和濃度分布會呈現(xiàn)復雜、瞬息萬變的特點,很難把握其規(guī)律。
影響灰塵濃度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除了氣流以外,灰塵在大氣中的濃度還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例如:
顆粒物的性質(zhì)(組成,粒徑,比重,電荷,pH值等)。直徑大的顆粒易于沉降;直徑小的更容易受到外界擾動而懸浮在空氣中。
氣溫的變化。熱空氣可以把灰塵向上提起。同時,氣溫升高也可以加速顆粒物的擴散,降低污染。其影響同樣是復雜的。
空氣濕度。大氣中的小顆粒容易吸附水汽,凝結(jié)形成霧,懸浮在空中。這種情況下不利于顆粒物的擴散,其濃度會增大。但是當空氣濕度繼續(xù)增大時,顆粒重量增加了,沉降加快;還可能形成降雨,沖刷大氣中的顆粒物,使其濃度迅速降低。
上述因素都會對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產(chǎn)生影響。需要說明的是,氣象因素對顆粒物分布的影響是在大范圍內(nèi)的作用,起作用的區(qū)域遠高于樓房的高度,也遠大于若干個小區(qū)的面積。具體到某一棟樓、某幾層的高度,就必須考慮具體建筑布局、地形等因素的影響。
小顆粒物**大濃度區(qū)的高度不能確定
所謂“揚灰層”,一般的理解就是在這個層高周圍,大氣中的灰塵濃度**高,超過上下方的其它層。這個現(xiàn)象是否存在呢?
有學者對此做過模擬。他建立了相關(guān)的數(shù)學模型,經(jīng)過公式推算發(fā)現(xiàn):隨著高度的增加,空氣中的灰塵濃度有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5]也就是說對于某一直徑大小的顆粒物,可能會在某個高度上濃度**大。初聽之下,這和“揚灰層”的說法很接近。
不過還不能就此定論。首先,這個模型在建立時忽略了灰塵的重力,因而并不適用于重力作用明顯的、直徑較大的顆粒物。其次,即使對于小顆粒物,想要根據(jù)這個模型來推算其濃度**大值具體出現(xiàn)在什么高度,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正如前文所述,城市中由于建筑物的影響,空氣的無規(guī)則“湍流”加劇,氣流變化很復雜。在建筑物附近,灰塵分布與建筑物密度、高度、幾何形狀、門窗朝向、街道寬度和走向、綠化面積、空氣中污染物濃度等許多人為因素關(guān)系很大。這就必然導致了每個地區(qū)、每個小區(qū),甚至每棟樓的情況都是不同的。再加上不同直徑大小的灰塵顆粒,濃度**大值出現(xiàn)的高度也不相同。因此,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揚灰層”推算公式。
實踐檢驗:相比其它層,差別并不大
理論推導的結(jié)果是就算“揚灰層”存在,其影響因素也過于復雜,難以確定其高度。那么實際測量的結(jié)果又如何呢?
《新聞晨報》曾報道上海一小區(qū)的業(yè)主們在自己的住宅樓內(nèi)進行了一次為期3天的小實驗,在3樓、10樓和23樓的主臥飄窗位置觀察積灰情況。結(jié)果顯示,三個樓層積灰程度并沒有明顯差別。當然,這個實驗非常粗淺,不過這種實驗的精神是值得鼓勵的。

相關(guān)問題
-
答
-
答
很多人買房子都會糾結(jié)自己的樓層,究竟什么層數(shù)好?有些樓層數(shù)是不是不好聽,我覺得吧,住的舒適比好聽不好聽重要,當然了也是有一些科學參考依據(jù)的,下面就來說說樓層那些事。 9—11層是揚灰層? 說起高樓,除了噪音外,很多民間關(guān)于“9至11層是PM2.5**愛,是揚灰層,不能買”的說法在網(wǎng)上流傳。 對此,專家予以辟謠,他們認為無論是更“輕”的PM2.5還是更大的PM10“灰”粒,在越接近地面的樓層,才濃度越高。環(huán)保專家曾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一到三層為灰塵濃度**高的區(qū)域,即10米以下才是**臟的。 哪個樓層**好? 1樓:**底層,適合老人居住,出行較方便。缺點在于采光、通風條件不好,可能會有點陰暗潮濕,而且更易受到蚊蟲的侵擾。 2—5樓:采光、通風不理想,汽車、人群噪音大,但方便出行。如果遇到火災、地震等意外事故,也容易逃生。如果是普通老式的6層、8層樓高的住宅,3-5層是**理想的。 6—7樓:比較理想的樓層,看得到風景但視野一般。再往高不適宜患心血管等疾病的人居住。如果樓間距夠大,那居住舒適度就更好了。 8—11樓:這個高度還算比較適宜,對于高層住宅樓來說,光照、空氣流通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高的樹也達不到這個高度,因此光線不易被遮擋。即使遇到停電等突發(fā)狀況,爬樓梯也在可接受范圍之內(nèi)。 12—16樓:有專家講一棟樓**好的位置是位于總樓層的1/2至2/3的樓層。如果是高層住宅,這幾層一般**受購房者歡迎,一般也是價格**高的樓層。一般二次加水壓的機器容易在中間樓層。 16樓以上:明亮、清靜、視野好,空氣對流起來可以免開空調(diào)。但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chǎn)生不適癥狀。 次頂層:既能享受好風光,視野開闊,又不用擔心樓頂滲水等問題。是很多年輕置業(yè)者偏好的樓層,清靜幽雅。 頂層:風光較好,不用擔心通風、被擋光,但可能存在水壓不夠、樓頂滲雨、風大等問題。而且夏天室內(nèi)溫度會遠遠高于底層。優(yōu)勢在于價格便宜。在一些老的小區(qū),高層住宅樓一般水壓較小,有時會出現(xiàn)停水的現(xiàn)象。 除了這些其實有時我們實際買房時會根據(jù)價格、喜好等方面選擇,只要適合的就是**好的。
-
答
不相信有這樣的說法~
全部3個回答> -
答
揚灰層由于氣流和建筑微環(huán)境的影響,建筑物在一定高度范圍內(nèi)的部分灰塵密度較大。但不一定是高層的9到11層,因為“其具體高度受諸多方面因素影響,在不同地區(qū)、不同城市、不同市區(qū)甚至不同小區(qū)都有差異,這跟灰塵密度、周圍建筑高度和氣流湍流特性都有關(guān)系”。這就表示,不同建筑的“揚灰層”并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10層左右是“揚灰層”的說法是不符合大氣物理常識的。
-
答
7-16層:兼具高層和多層住宅優(yōu)勢,既可以有較好的通風采光條件,又有比較踏實的居住感覺。價格一般比低樓層貴,與高樓層差不多,也有一些比高樓層更貴。缺點:一般無法在陽臺上看到遠處風景;馬路邊上的高樓容易形成回音墻,地面交通等噪聲會被低層的建筑反射到高層,因此有時在高層的房間內(nèi)反而會更吵;同時,往往只能看到對面的樓房,景觀自然就會稍遜一籌。適合人群:各種年齡和家庭組合。17-25層:放眼望去,整個區(qū)域風景都盡收眼底,景觀視野好;通風、采光好,私密性也較好,夏天一般沒蚊子。價格一般都比其他樓層價格高,特別是湖邊、濱河沿岸、公園附近的高層,頂段樓層比低段樓層價格高很多。缺點:看小區(qū)樓下風景不方便,不適合老年人和暈高的人住;如果是一梯3戶或4戶的高層,20多層實際算起來一梯將承載七八十戶以上的住家出行,上下樓可能會耽擱時間,一旦電梯出現(xiàn)故障出行將極為不便;于此同時,因為沒有遮擋,頂層房露臺會因風力過大而影響使用。適合人群:年輕家庭。
全部4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