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wǎng) >房產問答 >房產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公攤面積一般是多少呢?如何計算呢?

152****9116 | 2019-03-28 21:18:01

已有5個回答

  • 142****5768

    公攤面積的計算: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公攤系數(shù)*套內建筑面積公攤系數(shù)=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套數(shù))套內建筑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
    +墻體面積 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戶型同一棟樓里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典式樓和板式樓市不一樣的。 2、套內面積正如你所說,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 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4、建筑規(guī)模 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多層:8%——15%小高層: 10%——20%高層:15%——30%

    查看全文↓ 2019-03-28 21:18:45
  • 147****6048

    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

      多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8 只是個大概數(shù)。
      高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65(0.65-0.7)
      因為沒有十分固定的,只要高于國家的**低標準就可以。
      有效面積系數(shù)和結構面積系數(shù)實際是書本上的東西,根本不適用,也沒有人用.

      資料:

      房屋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及使用面積的計算方法
      高層塔樓的使用率是72-75%,高層板樓的使用率是78-80%,多層住宅的使用率約為85%左右。所謂使用率是指房屋的套內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之比,其中建筑面積等于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面積)與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指實際的房屋利用面積,即,又稱地毯面積;而套內面積一般是指套內建筑面積,是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分攤面積之和。

      套內使用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1 、室內使用面積按結構墻體內表面尺寸計算,墻體有復合保溫、隔熱層,按復合層內皮尺寸計算;
      2、 煙囪、通鳳道、各種管道豎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3、 非公用樓梯(包括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shù)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4 、住宅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廚房、衛(wèi)生間、餐廳、過廳、過道、前室、貯藏室、陽臺、壁柜等
      5 、套內使用面積系數(shù):房屋按套(單元)計算面積時,使用面積系數(shù)為套內使用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加按規(guī)定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比率(%)。

    查看全文↓ 2019-03-28 21:18:40
  • 151****1781

    公攤面積,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

     一般來講分攤面積是整棟樓的公用面積,當然房屋樓體的墻壁也在里面,帶電梯的房子公攤相對大點。
      各戶分攤公用建筑面積的計算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用各戶套內面積按比例進行分攤:
      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shù)
      分攤系數(shù)=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總建筑面積之和一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shù)×各套內建筑面積。

    查看全文↓ 2019-03-28 21:18:34
  • 154****6907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簡稱,即指各產權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wèi)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套與公共建筑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山墻)、計入套內建筑面積之外的共用墻體面積。

      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shù)約在10%-15%;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shù)約在15%-20%;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在20%-25%。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都會注明房屋的公攤系數(shù)范圍。房屋面積以房地產交易權屬登記中心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準,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也以此為準。

    查看全文↓ 2019-03-28 21:18:30
  • 136****8178

    有個計算公式的:
    第1步:計算分攤系數(shù)

    分攤系數(shù)=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之和/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總建筑面積之和一

    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各戶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第2步:各套房的公用分攤面積=分攤系數(shù)×各套內建筑面積。

    查看全文↓ 2019-03-28 21:18:24

相關問題

  • 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高層住宅比例大約25%。1、套內建筑面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①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廳、過道、廚房、衛(wèi)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柜等分戶門內面積的總和②套內墻體面積③陽臺建筑面積。2、套內建筑面積=①+②+③=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3、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為:整棟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除以整棟建筑物各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其中,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需由產權部門測繪隊進行實地測量。4、一般情況下,住宅類的商品房公攤面積大致在10%-25%左右;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10%-15%;小高層住宅一般在20%以內是比較合理的水平;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shù)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5、而酒店式公寓等高級住宅因為大廈內的公用面積偏多,公攤也有可能在40%以上的。從建筑形式上分,一般塔樓的分攤面積要大于板樓的分攤面積。

    全部3個回答>
  • 房屋公攤面積怎么計算?依據(jù)《房產測量規(guī)范》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即公攤面積為:1. 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2. 每套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為墻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為:1. 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2. 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3. 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高層公攤系數(shù)一般在0.18~0.26之間,而多層的公攤系數(shù)則在0.11~0.16之間。不過,每個樓盤,甚至一個樓盤各幢房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因此房屋的公攤面積要實地測量,要根據(jù)房屋的使用功能和相關配套情況來定,沒有限定的范圍。

    全部4個回答>
  • 目前國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qū)間范圍內。 在有電梯的板式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15-20%之間。在有電梯的板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18-25%之間。在有電梯的塔式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18-22%之間。在有電梯的塔式高層建筑中,高層公攤面積通常在20-30%之間。依據(jù)《房產測量規(guī)范》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即公攤面積為: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值班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2.每套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為墻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為: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3.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

    全部4個回答>
  • 一般來說,高層樓房的公攤面積要大于多層的公攤面積。多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8 只是個大概數(shù)。 高層的:使用面積=建筑面積X0.65(0.65-0.7) 因為沒有十分固定的,只要高于國家的**低標準就可以。 有效面積系數(shù)和結構面積系數(shù)實際是書本上的東西,根本不適用,也沒有人用。

    全部3個回答>
  • 目前沒有標準的,只是開發(fā)商有告知你公攤面積大小的義務。房屋公攤率是指房屋公攤面積占房屋總面積的比率。對于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guī)出臺,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公攤率主要用于計算在住宅小區(qū)之中公用建筑設施(配電房、樓道、電梯井、公用通道、消防設施以及其他公用設施)在小區(qū)總建筑面積之中所占比例。公攤率=總公攤面積/總建筑面積總公攤系數(shù)是一棟建筑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建筑面積的比例。公攤系數(shù)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攤系數(shù)都一樣的,每棟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shù)。根據(jù)“誰使用誰分攤的原則”,對于同一棟、同一單元或同一層的不同戶型,其每戶的“公攤面積/套內面積”可能不同,且同總分攤系數(shù)可能不同。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