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 >房產問答 >法律法規(guī) >政策法規(guī) >詳情

承租的公房算首套房嗎

151****6745 | 2018-07-03 11:24:27

已有3個回答

  • 133****7820

    算二套房。
    二套房的認定標準是在個人名下?lián)碛袃商祝ê祝┮陨系姆慨a屬于二套房。
    被認定為二套房的情形有:
    (1)自己有住房,給成年子女購房。
    (2)自己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義再購按照二套房政策執(zhí)行。
    (3)未成年時名下有房產,成年后再貸款購房算二套。
    (4)有全款購買住房,再貸款購房為二套房。
    (5)有貸款購買住房,結清出售后再貸款購房也會被算作二套房。
    (6)先商業(yè)貸購房,再使用公積金買房。
    (7)婚前一方貸款購房,婚后以另一方名義再購且戶口不在一起。
    (8)婚后共同貸款購房,離異后再購房。
    (9)名下有商業(yè)公寓,再購普通住宅。

    查看全文↓ 2018-07-03 11:25:41
  • 133****6239

    不算的。
    無房戶定義
    一、 無房戶是指職工本人及其配偶從未享受實物分配住房(含租住或按房改政策購買公有住房)或政府、企業(yè)提供優(yōu)惠政策解決住房的。 二、 職工本人及配偶均沒有通過無償分配、拆遷安置、延續(xù)承租或其他形式途徑取得公有住房的為無房職工。
    哪些人是無房戶
    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職工住房面積核定及未達標、超標處理辦法:職工及其配偶未以規(guī)定的普通公有住房租金標準承租公有住房,也未以房改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公有住房的,為無房職工。住著下面三種不在核定范圍的住房面積家庭也是無房戶:職工全額出資按市場價格或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購買、承租、建造的住房;已按規(guī)定補交房價款購買的超標部分公有住房;職工及其配偶繼承、受贈等方式取得的私有住房。購買商品房的職工應屬于無房戶的范圍之內。 職工個人在單位沒有分配住房,其配偶在單位承租或房改成本價或標準價購買了公有住房,不應是無房戶。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查看全文↓ 2018-07-03 11:25:32
  • 141****1191

    二套房界定標準:
    一、貸款買過一套房,通過房屋登記系統(tǒng)能查到房產,再貸款買房——算二套。
    二、貸款買過一套房,后來賣掉,通過房屋登記系統(tǒng)查詢不到房產,但在銀行征集系統(tǒng)里能查到貸款記錄,再貸款買房——算二套;
    三、全款買過一套房,通過房屋登記表系統(tǒng)能查詢到房產,貸款買房——算二套。
    四、全款買過一套房,后來賣掉了,房屋登記系統(tǒng)查不到房產,再貸款買房——算首套。 五、當地暫不具備房屋登記系統(tǒng)的查詢條件的,銀行盡職調查核實購房人已有一套住房的,再買房——算二套。
    六、個人名下有兩套房的商業(yè)貸款記錄,一套已還清,另一套未還清,此時再貸款認定為三套房。
    七、個人名下有兩套房的商業(yè)貸款記錄,全都已還清且出售,同時能夠提供兩套住房出售的證明,這種情況下雖然個人名下無房,但再貸款時也會被視為三套房。
    八、個人名下有一套房商業(yè)貸款已還清,另一套是公積金貸款也已經還清,此時不管申請公積金貸款還是商業(yè)貸款再買房,均視為三套房。
    九、夫妻兩人,一方婚前買房使用商業(yè)貸款,另一方婚前購房用的是公積金貸款,婚后兩人想要以夫妻名義共同貸款,根據新政雖然都是婚前的個人貸款行為,但因央行征信系統(tǒng)中都存有記錄,所以以夫妻共同名義貸款買房還是會算做三套房。
    十、夫妻兩人,一方婚前有房但無貸款記錄,另一方婚前有貸款記錄但名下無房產,婚后買房申請貸款視為三套房。

    查看全文↓ 2018-07-03 11:25:23

相關問題

  • 你去樓盤買房 咨詢下職業(yè)顧問就可以了 他會給你 講清楚的。<

    全部3個回答>
  • 不算,公有住房產權沒有私有化,房產還是屬于公家的,你只有使用權,不算擁有房屋產權,所以再購商品房算首套房。查詢首次購房信息,以購房合同中的購房人為查詢依據,無產權公房登記在單位名下,自然不會有你的產權信息。受理個人首次購房信息查詢時,需審核查詢人身份證明、商品房預(現)售合同或存量房買賣合同(本人不能親自查詢時,受托人應提交本人身份證原件、委托人身份證原件)。

    全部3個回答>
  • 如果之前您家從來沒有買過商品房,盡管您有公房居住,但是現在要買商品房的話,應該就是首套商品房。

    全部3個回答>
  • 法律規(guī)定可以繼承的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即合法遺產。而公有住房不屬于公民私有財產,其中涉及公有住房承租居住的權利,公民只有居住權,沒有該住房的處分權,因此公民承租的公房無所謂繼承問題。 根據建設部(現已改為住建部)《城市公有住房管理規(guī)定》及司法實踐,公有住房居住人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可以繼續(xù)履行租賃合同,但前提條件是,共同居住人有本市戶口且共同居住兩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如果有2人以上符合共同居住人條件的,由共同居住人協(xié)商確定承租人,到公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更名手續(xù)。 如公房拆遷,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guī)定,公房拆遷款一般是給承租人的一種補償及住房安置費用,歸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共有,其他人無權繼承。

    全部4個回答>
  • 法律規(guī)定可以繼承的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即合法遺產。而公有住房不屬于公民私有財產,其中涉及公有住房承租居住的權利,公民只有居住權,沒有該住房的處分權,因此公民承租的公房無所謂繼承問題。 根據建設部(現已改為住建部)《城市公有住房管理規(guī)定》及司法實踐,公有住房居住人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可以繼續(xù)履行租賃合同,但前提條件是,共同居住人有本市戶口且共同居住兩年以上又無其他住房。如果有2人以上符合共同居住人條件的,由共同居住人協(xié)商確定承租人,到公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更名手續(xù)。 如公房拆遷,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guī)定,公房拆遷款一般是給承租人的一種補償及住房安置費用,歸承租人和共同居住人共有,其他人無權繼承。

    全部5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