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wǎng) >房產(chǎn)問答 >房產(chǎn)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商品房面積標準是多少?怎么算?

154****3364 | 2018-12-06 20:17:54

已有3個回答

  • 135****0271

    5.63*2.8=15.764(平方米)

    房屋面積計算方法

    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并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即為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積。

    房屋面積測量方法

    房屋面積測量標準

    1、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筑面積(以下簡稱套內建筑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之和。

    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2、套內建筑面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

    (2)套內墻體面積;

    (3)陽臺建筑面積。

    3、套內建筑面積各部分的計算原則如下:

    (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住宅按《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GBJ96—86)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其他建筑,按照專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或參照《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計算。

    (2)套內墻體面積

    商品房各套(單元)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墻體,有共用墻及非共用墻兩種。

    商品房各套(單元)之間的分隔墻、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均為共用墻,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墻體面積。

    非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墻體面積。

    (3)陽臺建筑面積按國家現(xiàn)行《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則》進行計算。

    (4)套內建筑面積的計算公式為: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4、公用建筑面積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

    (2)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5、公用建筑面積計算原則?

    凡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等,不應計入公用建筑面積部分。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計入公用建筑面積。

    公用建筑面積按以下方法計算:

    整棟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扣除整棟建筑物各套(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并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即為整棟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

    6、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計算

    將整棟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除以整棟建筑物的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

    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7、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計算

    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shù)×套內建筑面積

    查看全文↓ 2018-12-06 20:18:35
  • 142****6246

    目前國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qū)間范圍內。 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約在10%~13%,18層以下的板式住宅公攤約在13%~15%,點式的樓盤公攤大多在15%~17%,而30層以上的住宅因為電梯數(shù)量的增多,公攤通常都在25%左右。

    住房公攤面積標準:住房公攤面積標準要依據(jù)房屋類型而定。

    多層住宅: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按規(guī)定7層以上必須配電梯,所以小高層屬于配電梯的范圍之內,它的特點是方便的同時又能給生活一種新的高度。
    高層住宅: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另外高層建筑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別墅住宅: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lián)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于本樓內部并與本樓建筑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并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筑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查看全文↓ 2018-12-06 20:18:26
  • 144****2201

    一、根據(jù)建設部《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商品房的銷售面積與實際面積之差,不得超過國家計量技術規(guī)范《商品房銷售面積測量與計算》規(guī)定的商品房面積測量限差。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載明,合同約定面積與產(chǎn)權登記面積發(fā)生誤差的處理方式。,
    二、如果合同未作約定的,按以下原則處理: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jù)實結算房價款;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買受人退房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應當在買受人提出退房之日起30日內將買受人已付房價款退還給買受人,同時支付已付房價款利息。買受人不退房的,產(chǎn)權登記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補足;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承擔,產(chǎn)權歸買受人。產(chǎn)權登記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時,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返還買受人;絕對值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雙倍返還買受人。規(guī)劃設計變更造成面積差異,當事人不解除合同的,應當簽署補充協(xié)議。

    查看全文↓ 2018-12-06 20:18:22

相關問題

  •   隨著商品房公攤面積逐漸成為購房者不想面對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從總面積中必須要除去較高的公攤面積這件事讓購房者越來越糾結,尤其對于高層購房者來說,商品房公攤率等一系列問題,成為他們非常關注的問題,那么商品房公攤率究竟是多少才是正常的標準呢?  公攤率,指的是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與建筑面積之間的比例?! ♂槍Σ煌慕ㄖ悇e,商品房公攤率是不同的。多層住宅樓,公攤系數(shù)在10%-15%之間;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shù)在15%-20%之間;高層住宅,公攤系數(shù)在20%-25%左右。保持在這個范圍內,就是正常的商品房公攤率。  與公攤率相似的概念還有一個公攤系數(shù),公攤系數(shù)指的是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的比例。由于套內建筑面積一定小于建筑面積,所以公攤系數(shù)大于公攤率?! ∫话銇碚f,高層樓房的分攤率要大于多層的。高層的分攤系數(shù)在0.18-0.26之間,多層在0.11-0.16之間。但是每一棟房子的情況不一樣,因此,公攤面積要根據(jù)公攤率實地測量,只要不超過這個大致范圍,就是合理的公攤率。

    全部3個回答>
  • 30以內的公灘多大是正確的

  • 根據(jù)我國的相關規(guī)定,商品房的高度住宅層高不能夠超出2.8米。臥室和起居室的凈高不能夠低于2.4米。在整個房屋當中廚房的凈高不能夠少于2.2米,而洗手間或者是儲物室的凈高不能夠低于2米。針對一些房屋是屋頂作為臥室,此類房間的凈高不能夠低于2.1米。商品房的凈高指的是層高減去樓板的厚度,能夠保持家庭成員在房屋當中的基本活動空間。商品房的凈高和層高決定了住宅的尺寸大小,相對來說住宅的尺寸越大,在進行建筑的時候工藝就會越復雜,消耗的建材也就會越多,相應的成本也就會越高,所以購買的房屋面積越大,空間越大房價也就會越高。同等面積的房屋層高越高,價格收費也就越高,所以在選擇房屋的時候,也要從自己的實際經(jīng)濟角度出發(fā)。

  • 商品房樓板厚度標準是:1、單向板的厚度要求為≥60mm。2、雙向板的厚度≥80mm。3、如果是無梁板的話≥150mm4、如果是有梁板的話≥120mm。5、高層建筑樓板厚度一般是100-120mm。6、多層的一般現(xiàn)澆的大約80~120mm。在收房的時候可以進行檢查商品房的層高是凈高,加上樓板的厚度,所以樓板的厚度誤差不能超過3%,如果超過3%,那說明樓板就會有質量問題。樓板的厚度其實與樓房的高度有直接的關系也可以通過樓房的高度來進行判斷,大部分的新房高度不能夠低于2.8米,如果樓板厚度不達標的話,易造成超過荷載,會使房屋變成危房。如何檢查自己的房屋質量1、如果是高層住宅的話,需要檢查樁基礎、箱型基礎,可以在建造和竣工時查看相應的質量監(jiān)理報告和竣工驗收報告。2、要檢查墻面是否存在有裂縫或者是有脫落以及凹凸不平的現(xiàn)象。3、針對于一部分的精裝房屋,可以通過檢查瓷磚粘貼的好壞來判斷墻面的質量。用一個鑰匙敲敲瓷磚,如果瓷磚貼得較密實則聲音越小越細,如果瓷磚貼得密實度較差則聲音越大越空。

  • 拆遷補償方式:1.貨幣補償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jù)由專業(yè)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yè)的估價,生成有據(jù)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2.產(chǎn)權置換產(chǎn)權置換也被稱作產(chǎn)權調換,根據(jù)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準產(chǎn)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chǎn)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產(chǎn)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準產(chǎn)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chǎn)權房屋調換。3.結合型補償顧名思義,這種補償方式就是指既給貨幣補償又給產(chǎn)權置換。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與其他諸多客觀因素,導致房價和地價的虛高,因此造成了諸多不能夠單單用貨幣補償或者產(chǎn)權置換解決的問題,所以就出現(xiàn)了貨幣補償和產(chǎn)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補償標準:(一)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1)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chǎn)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jīng)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2)房屋拆遷補償差價=合法擁有房產(chǎn)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jīng)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獲得調換產(chǎn)權的房屋的評估價格(二)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準(被拆遷人或承租人)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助費+沒有提供周轉房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補助費+超過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住宅房屋因停產(chǎn)、停業(yè)造成的損失賠償費注:1、如果拆遷人提供周轉房且拆遷房屋使用人居住,則公式第二項補助費為0;2、如果拆遷房屋屬住宅房屋,則公式第四項賠償費為0。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