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 >房產問答 >房產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公攤系數是什么?

133****8101 | 2025-03-04 14:25:30

已有3個回答

  • 188****7412

    公攤系數是衡量住宅建筑中公共部分與個人產權部分面積比例的指標。它關系到購房者的實際使用面積和權益,法律規(guī)定開發(fā)商必須明確公攤面積,保障購房者知情權和公平交易。

    查看全文↓ 2025-03-05 14:08:38
  • 180****2399

    公攤系數?就是告訴你,你買的房子里有多少是“共享”的。別以為100平米都是你的,可能只有80平米是私人空間,剩下的20平米是大家一起用的。

    查看全文↓ 2025-03-04 23:11:04
  • 133****0726

    公攤系數,就是小區(qū)里公共部分面積和每戶房子面積的比例。比如,你買了100平米的房子,公攤系數是0.2,那實際上你分攤了20平米的公共空間。這個系數影響你實際可用的居住面積,所以買房時得留意。

    查看全文↓ 2025-03-04 23:06:59

相關問題

  • 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商品房都有公攤面積??晒珨偟降讛偭诵┦裁??商品房公攤系數是什么?不少購房百姓對此并不清楚,他們擔心房子被開發(fā)商“注水”。為此專家向購房百姓解答與商品房公攤系數有關的問題。 商品房公攤系數是一棟建筑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面積的比例。公攤系數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攤系數都一樣的,每棟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柱)面積+陽臺面積 商品房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為: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然后,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攤系數,就能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分用建筑面積。即:每一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特別提示: 其他購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經營性用房,需要進行分攤的,應在銷(預)售合同中寫明房屋名稱、需分攤的總建筑面積。 售房單位在預售商品房前,應向商品房預售管理部門提交預售商品房的面積測量報告。預售商品房設計方案變更涉及預售房屋面積的,應重新提交面積測量報告。 售房單位在銷(預)售商品房時,在銷(預)售合同(含補充協議)中應明確商品房銷售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及公用建筑部位。 建設項目部分竣工、售房單位申請對已竣工商品房銷售面積進行計算,因分攤的部分公用建筑或參加分攤的其他商品房尚未竣工,需要以規(guī)劃批準的建筑面積為依據的,要經國家房管部門同意,并需書面承諾:先按預售合同的約定,用先行計算的商品房銷售面積,與購房人結算房價。在建筑項目全部竣工后,與測繪部門**終實測的結果相比,面積增加的,應維持已結算的房價不變;面積減少的,售房單位應按實際售價退款。 商品房如按整層或整樓門銷售,其銷售面積包括本層或本樓門公用建筑面積的,不參加其他樓層(樓門)相同公用建筑面積的分攤。其公用建筑面積亦不被其他樓層或樓門分攤。 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變全樓公用建筑空間(包括整層、整幢樓門銷售面積中含有的公用建筑面積)原始設計的使用功能。

  • 商品房銷售時開發(fā)商提供的面積往往是建筑面積,而事實上,購房者真正在意的都是套內使用面積,所以房產商宣稱的面積里“水分”就一向很重?!? 根據國家商品房管理相關規(guī)定,商品房買賣中未作約定的商品房面積誤差事件按以下原則處理: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受人有權退房。 相信大部分購房人都不知道這部條例,開發(fā)商更不會主動對你說。即使購房者知道了解相關知識,開發(fā)商也會玩一些手段將你搪塞過去??傊蕴澋目偸琴彿空?。 買房子套內使用面積才是我們使用的根本。如果開發(fā)商的房子面積不實,就會在宣傳中調高公攤系數。在不改變實測公攤面積的前提下,增加每戶的公攤面積。開發(fā)商將很多公共建筑的面積,比如頂樓的亭閣、油罐、水塔、倉庫甚至變電所等將原本沒有或不該列入的建筑列為公攤范圍。使之加起來面積誤差正好在3%以內,打了個擦邊球。 面對這種現象,購房者所能做的只有提前了解充足的購房知識,不要貪圖所謂的贈送半贈送面積,在購房時選擇品牌開發(fā)商。如果可能的話盡量購買現房,這樣可以實地測量,開發(fā)商不容易當面作假。 簽合同是買房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購房者不仔細看合同條款,對合同中隱藏的霸王條款不知情,出現問題再找開發(fā)商時自然處于弱勢地位。例如有些人在購買精裝修房時,往往沒有注意合同中會有“開發(fā)商有權采用和宣傳材料中具有同等資質的產品”這一條款,等到拿到新房鑰匙卻發(fā)現裝修材料不是原來承諾的那些品牌,欲找開發(fā)商理論時卻沒有優(yōu)勢。所以,在簽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閱讀,要求列明所購房屋的建筑面積與套內面積留作備份。在 “違約責任”部分的有關罰責條款中,也應相應加入“如房屋實測面積與合同面積出現誤差時,不管是建筑面積還是套內面積,開發(fā)商都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行事”的內容。這樣在出現問題時購房者才能有充足的法律依據,維護合法權益,讓某些無良開發(fā)商無處搪塞。

  • 商品房公攤系數的大小關系到購房者所購商品房的得房率大小,從而影響到所購房屋的實際使用面積。商品房公攤系數如何計算,哪些是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哪些面積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小編在此為您進行了總結。  商品房公攤系數定義 商品房公攤系數是一棟建筑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面積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攤系數都一樣的,每棟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柱)面積+陽臺面積 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 可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包括: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公用廁所、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消防控制室、水泵房、水箱間、冷凍機房、消防通道、交(配)電室、煤氣調壓室、衛(wèi)星電視接收機房、空調機房、熱水鍋爐房、電梯工休息室、值班警衛(wèi)室、物業(yè)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筑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套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及外墻(包括山墻),為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筑空間 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供暖鍋爐房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 2、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 3、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包括物業(yè)管理)用房。購房時,購房者應注意是否把以上空間也計入了公攤面積,以防自身利益受到損害。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為: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然后,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攤系數,就能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分用建筑面積。即:每一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特別提示:其他購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經營性用房,需要進行分攤的,應在銷(預)售合同中寫明房屋名稱、需分攤的總建筑面積。 售房單位在預售商品房前,應向商品房預售管理部門提交預售商品房的面積測量報告。預售商品房設計方案變更涉及預售房屋面積的,應重新提交面積測量報告。 售房單位在銷(預)售商品房時,在銷(預)售合同(含補充協議)中應明確商品房銷售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及公用建筑部位。 建設項目部分竣工、售房單位申請對已竣工商品房銷售面積進行計算,因分攤的部分公用建筑或參加分攤的其他商品房尚未竣工,需要以規(guī)劃批準的建筑面積為依據的,要經國家房管部門同意,并需書面承諾:先按預售合同的約定,用先行計算的商品房銷售面積,與購房人結算房價。在建筑項目全部竣工后,與測繪部門**終實測的結果相比,面積增加的,應維持已結算的房價不變;面積減少的,售房單位應按實際售價退款。 商品房如按整層或整樓門銷售,其銷售面積包括本層或本樓門公用建筑面積的,不參加其他樓層(樓門)相同公用建筑面積的分攤。其公用建筑面積亦不被其他樓層或樓門分攤。 任何人不得侵占或改變全樓公用建筑空間(包括整層、整幢樓門銷售面積中含有的公用建筑面積)原始設計的使用功能。

  • 本文為大家提供了關于商品房公攤系數的一些解答,比如說什么是公攤系數、公攤系數怎么算等等,幫助大家在買房時更加清楚明白。 什么叫公攤系數 公攤系數是一棟建筑的總公攤面積與總套內面積的比例。公攤系數需要注意的是它只針對單一建筑,不是所有建筑的公攤系數都一樣的,每棟建筑都有自己的公攤系數。購房人所買的商品房面積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室內面積,另一部分則是直接為居住服務的公共空間,這部分空間分攤到每套房中,由買方共攤,這就是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指哪些? 公攤面積由以下兩部分組成:一是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二是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需要注意的是,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以及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是不應計入公攤面積的。 商品房公攤系數的計算 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柱)面積+陽臺面積 公攤系數的計算公式為:公攤系數=公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 然后,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攤系數,就能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分用建筑面積。 國家目前對于公攤面積方面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7%-20%之間;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一般來說要超過20%。

  • 什么是房子的公攤系數公攤面積系數指每套(單元)商業(yè)房依法應當分攤的共用修建面積,它包含電梯井、管道井、樓梯井、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勤警衛(wèi)室等以及為整幢樓工作的公共用房、辦理用房、套房與公共修建之間的切割墻以及外墻(包含山墻)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修建面積。公攤系數與公攤率的區(qū)別要搞清出公攤多少,首要要理解購房進程中常觸及的幾個面積概念。修建面積:住所的修建面積是指修建物外墻外圍所圍成空間的水平面積,如果核算多、高層住所的修建面積,則是各層修建面積之和。修建面積包含了房子居住的可用面積、墻體柱體占地面積、樓梯走道面積、其他公攤面積等。(房子總價就是依據修建面積來核算的,一般樓書或其他宣傳冊上所標注的面積也是這個)。套內面積:俗稱“地磚面積”或套內修建面積。它是在有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墻體等占用空間的修建物后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關于一般購房者來說,要得就是套內面積,即得房率)有了以上幾個面積指數,就能夠很簡略的得出公攤系數和公攤率。公攤系數等于共用修建面積(即分攤面積)/套內修建面積。公攤率等于共用修建面積(即分攤面積)/修建面積由于分攤面積是必定的,套內面積必定小于修建面積,所以,對同一主體而言,公攤系數是必定大于公攤率的。留神售樓人員用公攤率的數據盜換公攤系數的概念,這樣一來能夠使人感覺公攤較小,二來無法精確算出實踐分攤的面積。據現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操作經歷,一般多層住所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狀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住所,公攤系數在17%-20%之間;高層住所相對更高一些。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