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wǎng) >房產(chǎn)問答 >房產(chǎn)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得房率是什么含義?

150****7186 | 2025-01-24 19:49:56

已有6個回答

  • 133****2179

    得房率直接關(guān)系到房子的實際使用面積,選房時一定要關(guān)注。高得房率的房子更劃算。

    查看全文↓ 2025-02-02 20:07:30
  • 134****6407

    得房率=實際使用面積/建筑面積。

    查看全文↓ 2025-01-31 17:57:52
  • 166****7433

    得房率是購房者權(quán)益的重要體現(xiàn)。開發(fā)商應(yīng)按合同約定提供相應(yīng)得房率的房屋,否則可能承擔違約責任。

    查看全文↓ 2025-01-29 07:44:30
  • 184****8525

    得房率影響房貸額度和還款壓力。高得房率意味著實際使用面積大,貸款更劃算。

    查看全文↓ 2025-01-25 09:15:51
  • 133****5007

    得房率是衡量住宅實際使用面積與建筑面積比例的指標,影響居住舒適度和房屋性價比。

    查看全文↓ 2025-01-24 22:47:02
  • 133****1138

    得房率是指購房者實際可使用的住宅面積與購買合同中約定的建筑面積之比。根據(jù)《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得房率是衡量房屋實際使用面積的重要指標,影響購房者權(quán)益。

    查看全文↓ 2025-01-24 22:22:14

相關(guān)問題

  • 得房率是衡量房屋實際使用面積與總面積的指標,對購房者來說很重要。

    全部3個回答>
  • 住宅得房率是衡量住宅實際使用面積與購買面積比例的指標,影響居住舒適度和性價比。高得房率意味著更高的空間利用率,但需平衡公共空間。

  • 影響得房率的**直接原因就是公攤面積的大小。得房率與公攤面積相對的,一般房屋的公攤面積越大,那么房屋的得房率就越低;反之,房屋的得房率就越高。 得房率定義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nèi)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計算房屋面積時,計算的是建筑面積,所以電梯房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電梯房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 公攤面積定義 房屋公攤面積是指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簡稱,指每套(單元)商品房依法應(yīng)當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它與套內(nèi)建筑面積之和構(gòu)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包括:電梯井、設(shè)備間、管道井、公共用房、值班警衛(wèi)室、公用墻體、樓梯間、變電室、公共門廳過道。 得房率計算公式: 建筑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建筑面積×公攤系數(shù) 公攤系數(shù)=建筑總公攤面積÷建筑總套內(nèi)面積 套內(nèi)建筑面積=套內(nèi)使用面積+套內(nèi)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得房率=套內(nèi)建筑面積/建筑面積 得房率在多少比較合適: 高層得房率一般都得在75%以上,高層電梯房得房率**適宜的是在75%-80%之間,這樣的居住舒適度比較高。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一般多層的建筑物得房率為88%,高層的建筑物得房率為72%,而辦公樓為55%。 公攤面積在多少比較合適: 1、別墅的公攤面積在1%—8%左右為宜; 2、一般7層以下的住宅,公攤面積在7%—12%左右為宜; 3、7—11層的住宅,公攤面積在10%—16%左右為宜; 4、12—33層的住宅,公攤面積在14%—24%左右為宜。

  •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nèi)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 得房率的計算方法: 套內(nèi)建筑面積=套內(nèi)使用面積+套內(nèi)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 銷售面積(也稱套型建筑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 +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俗說“公攤面積”)。 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計算房屋面積時,計算的是建筑面積,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一般多層的建筑物得房率為88%,高層的建筑物得房率為72%,而辦公樓為55%。 編輯本段影響得房率的幾大因素: 影響得房率的**直接原因就是公攤面積的大小。公攤面積包括兩部分,其一是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wù)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其二是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具體說來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 1、物業(yè)類型。一般來說板式得房率**高,疊式次之,點式則較低。 2、房型結(jié)構(gòu)(幾梯幾戶)。例如一梯多戶可能與一梯二戶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相差無幾,可戶數(shù)增加了,總套內(nèi)建筑面積增加了,則每戶需要分攤的公用面積就會減小。 3、何種面積不算做公攤面積?   車庫、會所等具備獨立使用功能的空間;售樓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為多棟房屋服務(wù)的警衛(wèi)室、管理用房、設(shè)備房等。 4、樓盤形態(tài)。一般來說高層得房率**低,小高層次之,多層則得房率較高。 5、公共活動區(qū)域大小。一般來說,高品質(zhì)的物業(yè)多建有高挑大堂,寬敞電梯、室內(nèi)車庫,這些都會占用到大量公攤面積,故得房率相對較低。

    全部3個回答>
  • 準備買房了,去售樓中心看房的時候總會拿份戶型圖看看,聽著售樓人員天花亂墜的介紹,戶型圖上寫著100平米的房子,孰知拿到房子才80平米左右,孰知20平米左右的面積被公攤了去,因此,每個樓盤都有得房率一說,通常說來,得房率越高,套內(nèi)實際使用面積就越大。然而,你對得房率了解多少?你是否認為它越高越好呢?其實不然,且聽小編緩緩道來。 上海的張先生在浦東張江買了一套100平米的2房小高層住宅,而可供自己支配的套內(nèi)面積才78平米,為此,張先生感到非常郁悶,覺得自己上當受騙了,實際可支配的面積少了那么多,按這樣算來,張先生房子的得房率才78%,那這樣的得房率算是怎樣一個水平呢? 據(jù)小編了解,房屋得房率一般在70-90%之間,不帶電梯的多層住宅得房率會相對高一些,逼近90%,而小高層得房率一般在80%左右,高層則在75-83%,而商業(yè)性質(zhì)的住宅得房率則相對低一些,一般在70%左右。由此可見,張先生所買的小高層住宅的得房率約78%算是比較合理的水平,其實,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 得房率和公攤面積有著直接聯(lián)系,與小區(qū)的相關(guān)配套密不可分,如果得房率過高,相對的公共部分的面積就會越少,那么就有可能會影響到樓梯的寬度、大堂的舒適度、電梯間的數(shù)量等,所以樓盤的得房率也需要一個度。 一位專業(yè)的業(yè)內(nèi)人士給小編舉了個例子:“如果一套房子的得房率是100%,那這套房子肯定是沒有樓梯和走道的。這樣的房子如何住人?還會有人要嗎?所以,不能片面地看待所謂的高得房率,主要還得看公攤面積設(shè)計得是否科學合理?!? 得房率過高會導致業(yè)主的公用面積減少,這樣居住起來就會感覺擁擠、壓抑、不便。比如高層住宅為減少公攤面積而只設(shè)一部電梯,上下班高峰期人們就要長時間等電梯;比如為了提高得房率,將過道、走廊造得非常狹窄,業(yè)主搬家時搬運家具、大家電等大宗物品就會很不方便;比如有些樓盤為了提高得房率,壓縮了消防通道的空間,這樣會對業(yè)主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一旦發(fā)生火災(zāi)等特殊情況,狹窄的通道會無形中減緩人流通過的速度,使人們無法迅速疏散。 小編說 其實,在眾多樓盤中,偶爾也會出現(xiàn)得房率100%的樓盤,這種其實主要還是贈送的面積比較多,60-90平米的花園洋房加上贈送的面積,得房率很容易就上去了。只是,這樣高的得房率造就的贈送面積是否實用呢?對它感興趣的買房者不妨帶著此問題前去看房,這樣可能會對你買房產(chǎn)生實質(zhì)性的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