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wǎng) >房產(chǎn)問答 >房產(chǎn)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高層得房率一般多少才算正常?

158****0854 | 2025-02-01 17:25:01

已有3個回答

  • 150****4742

    我聽說高層得房率一般在75%-80%之間比較正常。這個數(shù)據(jù)是聽房產(chǎn)中介說的,具體是否準確,還需要多了解一些信息。

    查看全文↓ 2025-02-02 22:26:52
  • 132****4927

    對于我們普通購房者來說,高層得房率在75%以上就比較理想了。這樣既能保證居住空間,又不會浪費太多公攤面積,住起來更舒心。

    查看全文↓ 2025-02-01 23:43:48
  • 180****0175

    作為房產(chǎn)投資者,我認為高層得房率在75%-80%之間比較正常。這個范圍內(nèi)的得房率既能保證居住舒適度,又有利于投資回報。

    查看全文↓ 2025-02-01 21:45:26

相關問題

  • 小高層屬于電梯房,得房率在80%左右。小高層得房率就是用100%減去房子的公攤系數(shù),不同種類的住宅公攤系數(shù)是不一樣的,得房率當然也就不同。什么樣的住宅得房率高:①公攤面積小的房子。公共走道、電梯所占的面積算在公攤面積里,設施都需要占面積,意味著公攤面積大,得房率低,而公攤面積小,得房率就高了。②戶外使用面積大的房子。開發(fā)商會盡量擴大使用面積來提高得房率,方法即建造半封閉陽臺和大飄窗,就不會額外增加公攤,但卻增加了得房率。③樓層低的房子。低樓層比高樓層得房率低,樓層高、樓層結構則復雜,公攤比例越高,得房率越低。多層比起高層省了供水設備間等公共部位,得房率更高。④板樓。板樓的得房率更高,尤其是戶型方正的板樓,有80%以上的得房率。

  • 小高層房屋的得房率一般是在80%左右比較正常,小高層房屋其實就是,這種房子戶型如果比較小的話,那么得房率就會比較的低。想要知道小高層的得房率其實非常簡單,直接用100%減去房子的公攤系數(shù)(公用建筑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之和)就可以了。其實不同類型的房子最終的得房率也是不一樣的,具體如下:①如果是多層住宅房,那么得分率會比較的高,一般得分率是在88%到95%之間,而這種房子的公攤系數(shù)是5%到12%。②如果購買的是小高層板樓住宅房的話,那么得房率通常是在85%到88%之間,而這種類型的房子公攤系數(shù)是12%到15%之間。③如果購買的房子是高層板樓住宅房的話,那么得房率一般是在78%到85%之間,而這種類型的房子公攤系數(shù)應該是在15%到22%之間的。

  • 根據(jù)《住宅設計規(guī)范》,高層建筑得房率應不低于70%。實際得房率受公攤面積影響,合理范圍在70%-80%。

  • 得房率是購房者選擇樓盤時需要考慮的首要條件,何謂得房率?據(jù)房產(chǎn)銷售權威人士介紹,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nèi)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套內(nèi)建筑面積=套內(nèi)使用面積+套內(nèi)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銷售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俗說“公攤面積”)。得房率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計算房屋面積時,計算的是建筑面積,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房子分為多層、小高層和高層三種。一般情況下,多層的得房率是**高的,小高層的次之,高層的得房率相對是**低的。一般而言,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又不會太多,比較實惠。不同樓盤公攤面積所占比例不同,影響因素很多,比如,建筑形態(tài)是板樓還是塔樓、電梯等配套設施多寡等。辛文更多房產(chǎn)財經(jīng)新聞……

    全部4個回答>
  • 小高層得房率,其實就是用100%減去房子的公攤系數(shù)(公用建筑面積÷套內(nèi)建筑面積之和),不同種類的住宅公攤系數(shù)是不一樣的,得房率當然也就不同。一般多層公攤系數(shù)為8%~15%,小高層公攤系數(shù)為10%~20%,高層公攤系數(shù)為15%~30%。那么也就是說小高層得房率一般為80%~90%。

    全部4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