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 >房產問答 >房產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高層得房率73%正常嗎?

132****2966 | 2025-03-30 11:17:56

已有3個回答

  • 130****3353

    作為購房者,我認為73%的得房率是可以接受的。雖然得房率略低于一些低層住宅,但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通常較大。關鍵是要關注房屋的總體布局和實際使用感受。

    查看全文↓ 2025-03-31 10:03:12
  • 184****6333

    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得房率是衡量房屋實際使用面積的重要指標。73%的得房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但購房者應關注合同中關于公攤面積的具體約定,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查看全文↓ 2025-03-30 22:41:21
  • 150****7379

    高層得房率73%在行業(yè)內屬于正常范圍。得房率受建筑結構、公攤面積等因素影響,73%的得房率表明公攤面積占比合理,符合多數高層住宅的標準。

    查看全文↓ 2025-03-30 22:22:04

相關問題

  •   高層得房率在73%也屬于正常的范圍,通常情況下,國內的高層得房率在75%~78%之間,通常在80%左右更適合居住,而且公攤面積也不會過大,公共區(qū)域相對更加寬敞,而且價格方面也比較實惠。  由于得房率是用套內建筑面積除以公攤面積以及套內面積之和,也就是說公攤面積與得房率的高低有著比較密切的聯(lián)系,公攤面積越小,那么得房率相對就會越高一些,房屋的可用面積也就越大。但是如果得房率太低,公攤面積相對會更高一些,而居住面積就會較小,舒適度也會降低。如果得房率過高,犧牲了一部分的公攤面積,同樣也會降低舒適度,如果發(fā)生突發(fā)情況,連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得房率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通常情況下,不同類型的房屋得房率也有一定的差異性,多層住宅以及別墅由于公共配套設施相對較少,公攤面積也較少,而得房率自然會高,而高層住宅由于有大堂以及電梯等一系列公共設備,所以得房率也會更低一些。

  • 高層的得房率一般在75%到80%之間都屬于正常的,所謂的高層指的就是樓層已經超過18層的房子,房屋的樓層層數越少,得房率就越高,因為房屋的樓層層數多了之后,電梯的數量會增加,公共使用的面積會增多,這些都會導致公攤增加,實際的得房率就會降低,所以在購買高層房子的時候,注意一定要先和開發(fā)商確定一下公攤的系數,如果公攤太多的話,其實是不劃算的。在購買高層住宅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有公攤的面積之外,也要注意一下戶型格局的選擇,像現(xiàn)在我國市面上的高層住宅大多數都是框架結構,每層有兩戶或者是四戶,當然還有一些公寓,每一層的住戶會更多有些甚至有八戶甚至是十二戶,人數越多的話,實際的使用面積就會越小,而且人員嘈雜,安全系數也會大大的降低。

  • 現(xiàn)在的高層得房率在75%~78%之間,屬于比較正常的一個比例,如果所購買的房子是小高層的話,得房率還會有所上升,在85%~88%之間,樓層越低的話得分率就越高,像是多層住房的得房率在88%~90%之間都是正常的。

  • 得房率這么高,看開發(fā)商是怎樣操作的。比如陽臺,全封閉陽臺算全面積,半封閉陽臺算一半面積,這樣就給開發(fā)商操作留有了空間。變相的提高了得房率。

    全部3個回答>
  • 得房率70%是正常的,因為現(xiàn)在大多數的房子都是高層住宅,大多都配備有電梯和停車場,而高層建筑的得房率一般都在70%左右,特別是電梯房,如果電梯的數量比較多,公共面積也會比較大。所謂的得房率,也就是用戶在套內可以支配和使用的實際面積,得房率等于套內建筑面積/套型建筑面積,所以公共面積越大得磅率也就會越低。在我們選擇房屋的過程當中,不同的住宅類型,得房率會有著較大的區(qū)別,比較常見的小高層,得房率在85~88%之間,12層以上的高層住宅,得房率在75~80%之間。特別是選擇高層住宅的人群,應為建設規(guī)范的要求,12層以上的住宅電梯不能夠少于兩臺,特別是19層以上的住宅電梯數量不能夠少于三臺,所以高層的得房率會比較低,在70%左右都屬于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