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網(wǎng) >房產問答 >房產知識 >房屋面積 >詳情

什么是贈送面積?

185****2980 | 2025-03-31 10:21:57

已有3個回答

  • 155****4127

    贈送面積是開發(fā)商促銷手段之一,通常不計入產權面積,但能提升房屋實際使用價值,對購房者有吸引力,影響市場供需。

    查看全文↓ 2025-04-01 10:33:02
  • 158****3324

    贈送面積?就是買房時,開發(fā)商送你的“小驚喜”,可能是個陽臺,也可能是個儲藏室,讓你的房子看起來更大。

    查看全文↓ 2025-03-31 14:53:48
  • 150****2803

    贈送面積就是開發(fā)商為了吸引買家,額外贈送的面積,比如陽臺、飄窗等,不計入房產證,但能增加居住空間,挺實用的。

    查看全文↓ 2025-03-31 10:24:28

相關問題

  • 房屋的贈送只是今年來比較火熱的一個賣點,但是購房者自己認真想一下,開發(fā)商是不是慈善機構,為什么會有免費這一說法,這肯定是羊毛還是得出在羊身上。所以在買房子的時候一定要非常注意贈送面積,贈送在哪里,怎么贈送,如何使用等問題。“贈送面積”一般包括:⑴露臺露臺指設置在屋面、首層地面或雨蓬上的供人室外活動的,有圍護設施的平臺。按照2013年新版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范》規(guī)定:露臺、露天游泳池、花架、屋頂?shù)乃浼把b飾性結構構件,不計入建筑面積。⑵飄窗飄窗,一般呈矩形或梯形向室外凸起,三面都裝有玻璃,窗臺的高度比一般的窗戶低一些。根據(jù)《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范》規(guī)定,"窗臺與室內樓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及以上的凸(飄)窗,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1/2面積;窗臺與室內地面高差在0.45m以下且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的凸(飄)窗,不計算建筑面積"。⑶一層小院小院一般是指一層的小院,可作小花園或開發(fā)成菜園,實際上,一層小院應屬于公共面積,但是開發(fā)商卻說是作為贈送面積給購房者。而且購房者的房屋產權證上,也不會有小院的測繪面積。但是開發(fā)商在進行出售時,同樣是一層帶小院的房,送小院的房子單價會略高于不送小院的房子單價。⑷閣樓

    全部3個回答>
  • 什么是贈送面積?“贈送面積”是指開發(fā)商利用商品住宅現(xiàn)行的建筑設計規(guī)范,盡量多設計可利用但又不計算或只計算一半面積的居住空間,以提高單位使用率,讓購房者覺得“物超所值”。通常情況下,開發(fā)商贈送的面積多是陽臺、飄窗、露臺、錯層、地下室等。對此,不少購房者認為自己是賺到了,殊不知,這些“贈送面積”,有的本是購房者應得的,有的是開發(fā)商擅自改規(guī)劃違建的面積,在所有權上得不到法律的保護,甚至還可能沒法辦不動產權證。

    全部5個回答>
  • 來源:鳳凰房產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買房是一個家庭很重要的一件事,一所房子伴隨一個家庭的酸甜苦辣。很多人在買房過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一些問題和糾紛。如關于贈送面積,有的業(yè)主因所購房屋的贈送面積過大,多年未能拿到房產證;有的業(yè)主因開發(fā)商贈送房間偷工減料,收到質量不過關的房屋等。很多缺少法律知識基礎的購房者在遇到這些問題時,便不知該怎么辦。鳳凰房產成都站特別策劃,根據(jù)眾多購房者在購房過程中遇到的關于贈送面積糾紛實際案例,邀請四川廣力律師事務所林春柏律師解惑答疑,為有這方面煩惱的你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案例1、贈送面積太多 業(yè)主買房六年拿不到房產證該業(yè)主拿不到房產證的原因在于:開發(fā)商報建的面積與實際建成的面積有出入。當初買房子時有一定的“贈送面積”,就是實際可使用的面積比售賣時標注的面積大。這種贈送的形式業(yè)主看在很多樓盤里都看到過,也沒覺得有什么問題,但沒想到自己后來拿不到房產證就與此有關,如今孩子要上**了,需要提供房產證來證明,但該業(yè)主拿不出來很麻煩。開發(fā)商仍未提交地價及契稅完稅繳清憑證,導致登記中心無法辦理商品房屋權屬初始登記,也使購房業(yè)主暫無法辦房產證。問:遇到此情況,購房者應如何處理呢?律師支招:建議購房者首先查清楚自己所購買的基本住宅單位是否屬于規(guī)劃建設的范圍,通俗地說就是查一下在開發(fā)商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報建資料中有沒有這一套房子的“戶口”,暫且不管贈送面積的問題。只要有這套房子的基本資料,就可以要求先按照規(guī)劃報建的房屋面積登記產權。只要不出現(xiàn)整套房子完全是多出來的面積的情況(如開發(fā)商報建6層,結果修出來7層,則可能導致多出來的這一層的每一套房子都辦不了產權),是可以辦理產權登記的。在登記基本的產權之后,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合同約定與開發(fā)商協(xié)商處理贈送面積的問題。案例2、開發(fā)商贈送面積藏玄機辦房產證須繳“搭板費”前年購置物業(yè)的付女士就碰上了一件麻煩事,付女士購買的該樓盤“贈送面積”吸引并購置物業(yè)后,辦理房產證時,卻被售樓中心告知“必須簽訂一份補充協(xié)議且須繳納21800元的‘搭板費’(即贈送面積加蓋費用),否則不能辦理房產證?!眴枺翰焕U納“搭板費”是否就真的不能辦理房產證?開發(fā)商在售樓過程中存在涉嫌“陰陽合同”行為又該由誰來進行監(jiān)管?此種情況,業(yè)主該如何處理呢?律師支招:開發(fā)商在合同約定之外,另立名目收取“搭板費”是沒有法律根據(jù)和合同根據(jù)的。為買房者辦理產權登記,是開發(fā)商的合同義務,不履行義務則構成違約。買房者有權要求開發(fā)商繼續(xù)履行合同義務辦理房產證并有權根據(jù)合同約定要求開發(fā)商承擔違約責任。案例3:“不寫入合同的贈送面積”無故少了近11㎡近日,廈門某樓盤有業(yè)主反映實際贈送的面積遠遠少于購房時承諾的30%。據(jù)業(yè)主稱,他們根據(jù)96㎡戶型圖紙計算發(fā)現(xiàn),按照業(yè)主30%的贈送預期,贈送面積應為28.8㎡,但實際的贈送面積只有18平米,而樣板間實際測量結果顯示贈送面積甚至連18平米都不到,面對質疑開發(fā)商負責人稱,并未承諾過每個戶型都有30%的贈送,只有部分戶型可以達到這個贈送率,一切以購房合同為準。而合同里根本沒有寫贈送面積,開發(fā)商的答復讓業(yè)主大喊“坑爹”。問:業(yè)主遇到此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律師支招:這種情況,需要證明是否存在“開發(fā)商曾經承諾贈送30%面積”這一事實。如果業(yè)主舉證能夠證明開發(fā)商在銷售過程中曾經承諾贈送房屋面積的30%,則在實際贈送面積不足的情況下,業(yè)主有權要求開發(fā)商履行承諾或者要求賠償損失。案例4:偷工減料:贈送房間的樓板竟被樓下裝修時輕易打穿在去年4月交付的南京一小區(qū)中,多戶業(yè)主家里贈送的小房間地板被樓下鄰居裝修吊頂時輕易打穿。經調查,贈送房間的樓板厚度僅有8-10㎝左右,遠低于該市12厘米

    全部5個回答>
  • 如今樓市的促銷手段花樣繁多,“買房就送你面積”的做法真的靠譜嗎?業(yè)內人士指出,購房者在買房前,應該詳細了解不同樓盤贈送面積的不同做法,區(qū)分其合法性、實用性,這樣才能讓贈送面積變得靠譜起來。  買房贈送花園、露臺、飄窗等全部面積,或者部分面積的這種銷售形勢已四處可見,每個樓盤都有或多或少“額外面積”。在樓盤的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還會著重向你介紹這部分“贈送”面積如何實用、如何能讓你的實際得房率超過100%。 那么,這些贈送面積的做法靠譜嗎?特別是一些要在交房后二次封閉改造的贈送方式,不會面臨什么風險嗎?業(yè)內人士指出,購房者應詳細了解不同樓盤贈送面積的不同做法,區(qū)分其合法性、實用性,才能讓這部分贈送面積變得靠譜起來。 買不買看實際需求 目前樓市一些熱賣的戶型產品贈送面積極為常見,贈送面積普遍在原戶型面積的5%-10%,陽臺、花園、飄窗等計一半面積更是成為樓盤**常見的贈送手法。這類戶型的贈送面積經過改造后,基本能實現(xiàn)兩房變三房,三房變四房,使用率得到了改善。 然而,業(yè)內人士也指出,近年來因面積贈送而產生的糾紛呈上升趨勢。在這些案例中,有一種“送面積”是噱頭,用數(shù)字游戲迷惑消費者,讓購房人難以比較房屋的單價;另一種是“偷面積”,會影響戶型整體的采光、通風設計和日常使用。而發(fā)生糾紛以后,這些“贈送面積”不會計入建筑面積,在房產證上也沒有體現(xiàn),所以一旦出現(xiàn)問題,權益很難得到法律保護。 因此,購房者需要理性看待“買房送面積”,根據(jù)自己的住房實際需求去衡量,再決定是否要購買。如果產品設計合理,開發(fā)商“贈送”面積能被合理使用;但如果只是沖著“贈送”而出手,一旦戶型設計不合理,就會增加購房者后期裝修成本,甚至造成使用不便,那就得不償失了。 分清合法贈送和非法贈送 專業(yè)人士還透露,目前很多樓盤所宣傳的贈送面積大部分是國家規(guī)定不計面積的。比如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入戶花園以及沒有封閉的陽臺算一半面積;露臺是完全贈送的;地下室凈高滿2.1米算面積,低于2.1米不算面積;飄窗分為凸窗和落地飄窗兩種,凸窗是不落地的,不算面積,落地飄窗凈高高于2.1米要算面積,低于2.1米不算面積;同樣,閣樓凈高滿2.1米部分算面積,不滿不算面積。 因此,如果開發(fā)商將這些也計入“贈送面積”,那只是在玩炒作的噱頭罷了,而若是有類似贈送3/4的陽臺面積,那才算是真的贈送了購房者面積,得到了實惠。 一些樓盤的贈送面積都是不計入產權證的,這就意味著這些贈送的露臺、院子等只有使用權,像公共的樓頂平臺等則屬于業(yè)主共有部分,開發(fā)商不能約定為屬于某一戶業(yè)主使用。 實際上真正贈送面積,就是在產權證上實際面積上收錢打折,比如產權證上120平方米的房子,開發(fā)商只收110平方米的錢,那10平方米才能算是贈送,否則就不能算作贈送面積。所謂“贈送面積”,其建筑成本可能已被分攤進了房價,買房更應該重點關注房屋的質量、配套等要素。 律師對此類容易出現(xiàn)糾紛的問題也特別指出,贈送面積通常分成2類,一類是合法的,也就是能夠入房產證的面積。如果這些部位出現(xiàn)了質量問題,開發(fā)商理所當然的應履行保修義務;另一類是沒有寫入房產證的贈送面積。 對該類贈送,律師認為,沒有寫入房產證的贈送面積其實是違法的,這些面積應該屬于小區(qū)所有業(yè)主共有,開發(fā)商無權將這些面積贈送給私人使用。如果這些業(yè)主共有的地方出現(xiàn)了質量問題,開發(fā)商也應該根據(jù)保修合同履行保修義務。 購房前弄清三件事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對于贈送面積,購房者要理性看待并且從居住角度出發(fā)去判斷。如果產品設計合理,買房人能得到額外使用面積,開發(fā)商房子也賣得好,可以說是一種雙贏,但如果沖著“贈送”兩個字盲目以為撿了便宜,沖動買房,萬一贈送部分設計得不好,不能利用或對后期使用造成困擾,那就得不償失了。具體的,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在購買前就弄清楚送面積的詳細情況。 第一,簽合同之后再交定金,在簽合同之前,一定要把贈送面積的條款正式載入合同當中。如果在簽合同之前就把定金給交了,那么主動權在一定程度上就易手了,若是在后面遇到開發(fā)商不履行口頭承諾,即使能夠打官司要回自己的預付定金,也會消耗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很不劃算。 購房者在購買這種贈送面積的房源之前,一定要把贈送面積的條款切實寫入合同當中,形成文字性的合同,這樣才真正受法律保護。對于開發(fā)商的口頭承諾,不要相信太多,只有合同才是正規(guī)可靠的。特別是一些入戶花園、挑高陽臺等能否封閉起來,并非由開發(fā)商說了算,這取決于城管或物管是否批準。而且,“贈送面積”不屬于產權面積,今后如果遇到拆遷、出售、繼承、抵押等情況時,購房者的權益很難得到保護,容易產生糾紛。 第二,要弄清楚贈送面積的真實情況,千萬不要被開發(fā)商用一些花招伎倆給糊弄和忽悠了。如果贈送的面積是切切實實的,對于購房者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開發(fā)商若是真心想要送面積的話,倒不如干脆降價,那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之所以選擇贈送面積這一手段作為促銷方式,自然是因為其中可以做文章,購房者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這些小花招給忽悠和糊弄過去了。 比如說,有些開發(fā)商會把公攤面積、公共綠地面積、陽臺等算作贈送面積,這實際就是玩障眼法,因為這些本來就是屬于購房者的,不送也是他們的。還有一些贈送面積如閣樓等,往往存在著光線晦暗、窄小不好用、容易受熱受潮等問題,也一定要先看好再簽合同。 第三,在驗房收房過戶的時候,還要確認贈送的面積是可以辦理房產證的,是享受跟主體房產同等待遇的。有些開發(fā)商在實際交易當中,也的確會贈送給客戶一些露臺等還算實用的面積,但是這個面積并不能載入房產證,不享受產權待遇。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意味著這個贈送面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算作違建面積,遇到拆遷或者一些爭議糾紛的時候,就很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對于開發(fā)商贈送的面積,一定要寫明白,是能夠跟主體房產享受同等商品房產待遇的。

  • 贈送面積應該是開發(fā)商與政府“90平米”政策打的一個擦邊球。很多開發(fā)商把四室的房子當三室來賣,有一間是送的,把面積減少,把單價加上去,這樣可以規(guī)避政府90平米政策影響。還不都是一個樣,把貓叫咪而已。贈送的肯定不能算使用面積了。因為你單價提高了。

    全部3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