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對小區(qū)綠化環(huán)境的選擇有四點標準:1.小區(qū)要封閉管理。保證小區(qū)綠化環(huán)境是為所在小區(qū)居民服務的,增進居民的領域感,保證小區(qū)環(huán)境的安全與安靜。2.要有足夠的綠化面積。新區(qū)住宅建設的綠地率不應低于30%,舊區(qū)不低于25%,綠地指標組團不低于0.5平方米/人,小區(qū)不小于1平方米/人;同時綠地還要有充足的日照時間,滿足居民區(qū)活動的要求,所以成片的綠地應滿足不少于1/3的面積在標準的日照覆蓋范圍之外。3.綠地應接近居民住宅,以利觀賞使用。4.綠地空間應包含一定數量的活動場地(如兒童游戲場),并布置坐椅、鋪裝地石等設施,以滿足居民休息、散步、運動、健身的需要。
全部5個回答>深圳保障房面積標準有哪些 其他各項標準是多少
157****4651 | 2016-05-11 16:29:19
已有1個回答
-
146****1429
根據2012年6月中旬公布實施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中規(guī)定,新建保障房戶型面積應在88平方米以下,且為保證保障房住戶以公共交通為主,選址區(qū)域必須在公交車站點500米半徑覆蓋范圍內或地鐵800米半徑覆蓋范圍內。同時強調了建設的低碳環(huán)保要求。 4類戶型均為標準戶型 《標準》對于保障性住房的戶型也有具體要求,必須按4類戶型建設。其中A類戶型為一個或兩個居住空間模式,建筑面積約35平方米;B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建筑面積約50平方米;C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考慮可改造為四個居住空間的設計,建筑面積約65平方米;D類戶型為四個居住空間的模式,建筑面積約80平方米。各類戶型建筑面積允許上下浮動5%-10%。 《標準》中還規(guī)定,新建保障性住房選用標準戶型庫中的戶型不應少于80%,20%以下的戶型可根據項目用地的實際情況,在滿足本標準相應指標的前提下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但均不得超出四類戶型的面積標準。即所有保障房的戶型面積不得超過88平米的**高上限。 新建保障房面積不得超88㎡ 今后,深圳的保障房建設將更加規(guī)范。市住建局昨日公布《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新建保障房戶型面積應為88平方米以內的標準戶型。今后,市民入住的保障房將全部帶有室內裝修。同時,保障房將優(yōu)先選址公交較便捷的地區(qū)。 根據《標準》,保障性住房戶型按照房型分為四類。A類戶型為一個或兩個居住空間模式;B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C類戶型為三個居住空間模式,并考慮可改造為四個居住空間的設計;D類戶型為四個居住空間的模式。 同時,各類戶型均有嚴格對應的建筑面積。A、B、C、D四類戶型建筑面積分別約35平方米、50平方米、65平方米和80平方米。各類戶型建筑面積允許上下浮動5%~10%。所有保障房的戶型面積不得超過88平方米的**高上限。另外,《標準》對四種戶型的起居室、臥室、衛(wèi)生間、廚房、陽臺面積都分別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今后,市民入住的保障房將全部帶有室內裝修。《標準》中明確,保障性住房一次裝修率為100%,并且對保障房質量,裝修材料的選擇做了詳細規(guī)定。
查看全文↓ 2016-05-11 16:34:19

相關問題
-
答
-
答
隨著商品房公攤面積逐漸成為購房者不想面對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從總面積中必須要除去較高的公攤面積這件事讓購房者越來越糾結,尤其對于高層購房者來說,商品房公攤率等一系列問題,成為他們非常關注的問題,那么商品房公攤率究竟是多少才是正常的標準呢? 公攤率,指的是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與建筑面積之間的比例?! ♂槍Σ煌慕ㄖ悇e,商品房公攤率是不同的。多層住宅樓,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20%-25%左右。保持在這個范圍內,就是正常的商品房公攤率?! ∨c公攤率相似的概念還有一個公攤系數,公攤系數指的是公用建筑面積即分攤面積與套內建筑面積的比例。由于套內建筑面積一定小于建筑面積,所以公攤系數大于公攤率?! ∫话銇碚f,高層樓房的分攤率要大于多層的。高層的分攤系數在0.18-0.26之間,多層在0.11-0.16之間。但是每一棟房子的情況不一樣,因此,公攤面積要根據公攤率實地測量,只要不超過這個大致范圍,就是合理的公攤率。
全部3個回答> -
答
5.63*2.8=15.764(平方米)房屋面積計算方法整幢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扣除整幢建筑物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并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wèi)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即為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積。房屋面積測量方法房屋面積測量標準1、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筑面積(以下簡稱套內建筑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之和。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2、套內建筑面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2)套內墻體面積;(3)陽臺建筑面積。3、套內建筑面積各部分的計算原則如下:(1)套(單元)內的使用面積住宅按《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GBJ96—86)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其他建筑,按照專用建筑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的方法或參照《住宅建筑設計規(guī)范》計算。(2)套內墻體面積商品房各套(單元)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墻體,有共用墻及非共用墻兩種。商品房各套(單元)之間的分隔墻、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均為共用墻,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墻體面積。非共用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墻體面積。(3)陽臺建筑面積按國家現行《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則》進行計算。(4)套內建筑面積的計算公式為: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陽臺建筑面積?4、公用建筑面積由以下兩部分組成:(1)電梯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和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wèi)室以及其他功能上為整棟建筑服務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積;(2)套(單元)與公用建筑空間之間的分隔墻以及外墻(包括山墻)墻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5、公用建筑面積計算原則?凡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等,不應計入公用建筑面積部分。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也不計入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按以下方法計算:整棟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扣除整棟建筑物各套(單元)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并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積,即為整棟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6、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計算將整棟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除以整棟建筑物的各套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公用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之和7、公用建筑面積分攤計算各套(單元)的套內建筑面積乘以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得到購房者應合理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公用建筑面積分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全部3個回答> -
答
補充: 一般公攤面積占建筑面積的百分比(公攤系數)多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7%-20%之間;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有的高達28%。 追問: 我買的那棟樓,一二層是商鋪,沒有公攤面積。所以開發(fā)商將一二層的公攤面積分攤給了其他樓層。有沒有相關政策? 回答: 首先要明確一點,你所說的公攤面積應該叫公用面積。公用面積分攤計算原則是誰使用誰分攤,在一、二層有樓梯間、電梯間、管道井等供上部住宅使用面積,這部分面積應該由上部住宅分攤。
全部5個回答> -
答
(1)租金補貼的住房面積標準,按不超過上年度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的60%確定。(2)租金補貼的每平方米補貼標準,低保家庭按上年度市場平均租金的80%確定;其他低收入家庭按上年度市場平均租金的60%確定。(3)配房租賃的建筑面積標準,以戶為單位確定。1人戶家庭不超過20平方米;2人戶家庭不超過40平方米;3人以上家庭不超過50平方米。租金補貼的保障標準,也實行動態(tài)管理調整,每年公布一次。